分卷阅读832(1 / 2)

加入书签

亲克里斯蒂娜赶出了相对和平的西班牙宫廷,丢进了强盗横行宛如狼虎窝的奥地利。

胡安很清楚母亲为了保护他吃了多少苦。

就连他自己,为了王国也娶了隔壁的萨克森的公主为妻。因为只有萨克森公主跟他年龄相当,且陪嫁里有五百龙骑兵。

靠着这五百龙骑兵,胡安平定了奥地利境内肆虐的强盗,让奥地利终于回到正轨上。

他为了奥地利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时候,哥哥没有帮忙,现在奥地利好不容易处处见好,他哥哥却要来摘桃子,还想送他一顶现成的绿帽子?

没门!

胡安不但宣布了自己不会再婚的守贞主张,还向无忧宫派遣使者,讨论自己的两个孩子跟荷兰的克洛德、荷兰的詹姆斯联姻的可能性。

哪怕孩子们现在年纪还小,婚约谈判根本不会启动。胡安也不在乎。

他只是想表明态度而已。

而且无忧宫的规矩,小公主和小王子不会早早定下婚事,但是可以先做笔友、培养感情。

如果孩子们能跟荷兰的小公主小王子缔结下友谊,对他、对奥地利也有好处。

第694章觐见

奥地利大使收到自家国王的命令,向无忧宫提交申请的时候,赵贞吉正站在朱厚烨面前。

脸很臭。

赵贞吉是嘉靖朝的老臣,嘉靖会做什么事儿,他门儿清。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出使荷兰,就是被推出来给朱厚烨撒气的,就是朱厚烨要了他的脑袋,他也只能认命。

谁让他在大明官场的名声并不好,是公认的小人。

他还不像严家父子,是众人明着看得见的、替嘉靖皇帝背黑锅。

他是公认的扛着大义为自己谋私利。

所以某些事,推到他头上最好。

赵贞吉很清楚这些,所以他的脸格外臭。因为他从来不认为,实用主义就是错的。相反,他坚持大明现在走入了死胡同,儒学也走入了死胡同。文官和儒生们算计来算计去,终究是一场空,与国与家无望,不如回到实用上来。

这就是他坚持的实学思想,以解决问题为先。

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就是因为他的实学思想,他就被推出来,成了给朱厚烨出气的炮灰。

唯一让赵贞吉安心的是,朱厚烨拿到国书和慈圣太后李氏的家书后,态度还算平静。

这是个好兆头。网?址?发?布?页??????ǔ???e?n?Ⅱ????2?⑤????????

不过还不能放心。

赵贞吉知道,能在那个位置上长长久久地坐着,还能得到臣民交口称赞、一致拥护的,就不会是吃素的。

一个就那么臭着脸站着,一个坐在上头看着文件和书信。

朱厚烨也清楚,赵贞吉不过是又一个读作特使写作被流放的倒霉蛋,也许比其他人还要倒霉一点。

拿无辜的人出气,不是他的作风。而且他也不想遂了某些人的意。

赵贞吉带来的国书中规中矩,少见地没有摆宗主国的架子。至于慈圣太后李氏口述太监执笔的家书里,皇帝生母的架子不少,侄媳妇待宗亲长辈的礼数也不缺。

简而言之,用最严肃的语气说着最怂的话。

无论是皇帝嫡母仁圣太后陈氏还是皇帝生母李氏都很清楚,隆庆一死,大明皇室就剩下他们孤儿寡母。大明的税收早就被文官集团瓜分了,盐政也不是她们孤儿寡母玩得转的。大明皇室的钱袋,目测未来至少十年里只能指望海上贸易,指望荷兰跟大明的贸易能继续。

现在的大明皇室只能从心,不从不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