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眼泪里的刀(2 / 4)
锚点’筛选协议。”她说,“林晚,你设计一套情绪识别问卷,结合语音微表情、语义熵值、停顿模式,我要知道哪些声音是真的在求救。”
林晚点头:“还需要采集真实创伤者的基线数据做对比。”
“我去取。”苏明玥走向音频库,指尖在一排标签间滑动,最终停在一段未编号的试录样本上。
那是节目组最初收到的一条私信录音,发送者Id为空,Ip模糊,内容只有短短三十七秒:
“老陈……你答应过要陪我看极光的。现在雪下了,你不在。我把票退了,但他们说不能全额退款……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声音干涩沙哑,中间有两次明显的吞咽动作,第三次欲言又止的停顿长达四秒——正是这种不完美的破碎感,让它显得无比真实。
她戴上监听耳机,按下播放。
就在最后一个音节落下的瞬间,脑海中轰然炸开一幅画面——
昏暗的卧室,窗帘半掩,地上倒着一只玻璃药瓶,药片散落如星。
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亮着,邮箱界面停留在一封未发送的草稿,收件人赫然是【观察哨】。
她猛地摘下耳机,呼吸一滞。
这不是预判。
是共振。
她的【商业直觉】从未如此刻般清晰——那不是对未来风险的感知,而是某种深埋记忆的情绪回响,像一根针,刺穿时间的茧,带回一个本不该属于她的场景。
“记录坐标。”她声音微颤,“根据语音背景中的环境噪声反向建模,定位原始录音位置。”
小陆迅速接入声场还原程序。十分钟后,地图上浮现出一个红点:
成都,武侯区,南桥新城某栋老旧住宅楼。
“户主登记信息显示,丈夫陈默,原为某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半年前被列为失踪人员。”许昭宁调出档案,“妻子林素清,无业,近六个月无公共出行记录。”
苏明玥盯着那个红点,久久未语。
她忽然明白父亲当年为何执着于“守灯人”。
有些人死了,世界装作他们从未存在。
有些人活着,却被当作已经死去。
而现在,她听见了。
窗外晨光初露,城市尚未苏醒。
她拿起外套,走向电梯。
安保调度指令早已发出,顾承宇的人已在沿途布防。
但她知道,这一趟,必须亲自去。
因为有些门,只有真正懂得沉默重量的人,才敲得响。
车门关闭前,她最后看了一眼系统自动生成的语音分析报告。
在那页底部,一行小字静静浮现:
您丈夫最后搜索的是——“如何证明一个人真的消失”。
第149章眼泪里的刀(续)
成都的清晨带着湿冷的雾气,南桥新城的老楼群像被时间遗忘的孤岛。
苏明玥站在三楼斑驳的防盗门前,身后是顾承宇派来的便衣安保,前方只有那扇微微变形的木门,门缝里透出一丝未熄的烟味。
她抬手轻叩三下。
门内静默数秒,猫眼里光影晃动。
一个女人沙哑的声音响起:“谁?”
“我是《听见沉默》节目的负责人。”苏明玥语气平稳,却刻意放缓语速,“我们收到了一条录音——关于陈默先生的事。”
门内长久无声。
终于,锁芯“咔哒”一响,门开了一条窄缝。
林素清面容枯槁,眼窝深陷,围裙上还沾着昨夜未洗的油渍。
她警惕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手指紧紧扣住门框,指节泛白。
“我不认识你们。”她说,声音干涩如砂纸摩擦,“也没录过什么节目。”
苏明玥没有强行进入,只是从包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