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烛火照路,不为焚城(2 / 3)

加入书签

我会向上面汇报,按你们……按分级、分批次的节奏推进。”

郑言前脚刚走,程知遥的紧急通讯后脚就接了进来,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焦灼与挫败。

“明玥,出事了!我们好不容易说服的一个关键证人,市财政局融资科的刘科员,就在准备提交账本原件的前一晚,突然递交了辞职信,人也失联了!”程知遥顿了顿,补充道,“他只在办公桌上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不想害一家人没饭吃’。”

一句话,道尽了小人物在巨大利益集团面前的恐惧与无奈。

威胁,已经精准地打在了七寸上。

苏明玥的她立刻切断与程知遥的通话,直接拨通了顾承宇的号码。

“承宇,我需要你立即动员‘归岸’联盟内的所有企业,马上开通一条‘过渡就业绿色通道’。”她的语速极快,条理却异常清晰,“为所有愿意配合调查、但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基层职员,提供为期至少六个月的保底薪酬岗位。职位不限,薪资不低于其原单位标准。立刻执行,我要在今晚之前看到公告!”

顾承宇没有问为什么,只回了一个字:“好。”

当晚,一则由数十家知名企业联合发布的《“护航者”过渡就业保障计划公告》在小范围内精准推送。

不到一个小时,基金会的保密热线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个略带颤抖但已恢复镇定的声音:“我是刘科员。我可以把所有的原始账本都交给你们,但我有一个条件,在任何公开文件中,请不要念出我的名字。”

与此同时,小舟带领的另一支队伍也传回了首轮“情绪压力源”实地排查的成果。

在一个濒临破产重组的建筑公司,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心悸的细节。

公司的人事主管,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每晚都会在办公室独自加班,销毁那些被迫离职员工的档案。

监控录像捕捉到,每当他将一份档案送入碎纸机时,都会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低声说一句:“对不起。”

小舟将这段附带了微弱音频的录像,第一时间纳入了“明玥观察哨”的预警数据库,并在旁边标注了一行红字:“制度性愧疚已成普遍现象。当一个系统迫使身处其中的人,在执行制度时都感到良心不安,证明它需要的已不是修补,而是结构性干预。”

深夜,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一天即将结束时,赵峰却再次登门。

他带来的,是一份由林景深亲笔签署的《信息分级披露建议书》。

这份建议书详细列出了十二组文件中,五家地方国有企业的名字,并恳请苏明玥在第一批披露中,对它们进行匿名化处理。

理由简单而沉重:这五家国企的上下游产业链,直接或间接牵连着数万个家庭的生计。

一旦它们的名字被公之于众,引发的恐慌性挤兑和订单流失,将造成远超预期的二次伤害。

“他说,他知道自己是在赎罪。”赵峰的声音有些复杂,他看着苏明玥,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但他更害怕,你在彻底摧毁他建立的那个虚假帝国后,会变成另一个只懂得审判、不懂得建设的机器。”

苏明玥沉默地翻完了整份文件。

林景深的字迹一如既往地锋利而克制,每一个建议背后,都附带着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风险预估,一如他当年亲手构建这个庞氏骗局时的缜密。

她拿起笔,在文件的末页,写下了一行批注。

她没有把文件递还给赵峰,只是让他看了一眼那行字:“宽恕不是删除作恶的记录,是给被裹挟者的未来,留一个出口。”

赵峰看着那行清秀而有力的字,久久不语。

他忽然明白,苏明玥要走的,是一条比林景深想象中更艰难,也更伟大的路。

送走赵峰,办公室里只剩下苏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