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烛光不灭,系统自醒(1 / 3)
清晨六点,凤凰基金会数据中枢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的天际线正从深蓝过渡到瑰丽的鱼肚白,而室内,光线却冰冷如霜。
苏明玥站在三块巨大的弧形分屏前,仿佛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检阅着她的千军万马。
左侧屏幕上,是“归岸计划”最原始、最复杂的链路图,数以亿计的数据节点如繁星般闪烁,构成一张缠绕着城市血脉的巨网。
右侧,是经过数轮删改、措辞审慎的公众传播简化版报告草案,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密的风险评估。
而最中央那块屏幕,权限最高,也最为致命——司法追责全谱。
上面罗列的每一个名字,都曾是这座城市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他们的权力轨迹与资金流向,被冰冷的数据无情地钉在耻辱柱上。
她的指尖轻点在操作台上,一枚嵌着微型传感器的金色指环闪过一丝微光。
金手指的“情绪风险建模”模式被激活。
瞬间,中央屏幕的全谱图上,23个节点被系统自动标记为刺目的深红色。
它们代表着23家关联企业,一旦核心信息曝光,这些企业将在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下迅速崩盘,引发群体性的失业恐慌。
数万个家庭的生计,悬于一线。
苏明玥的瞳孔微微收缩,她轻敲着冰冷的桌面,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异常清晰:“不是所有真相,都该用爆炸的方式醒来。”沉睡的火山需要被唤醒,但不能是以玉石俱焚的方式。
“吱呀”一声,中枢室的门被推开。
郑言带着一支由银保监、证监会、审计署组成的联合监管工作组走了进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疲惫。
他们显然已经连夜评估了苏明玥提交的初步材料。
“明玥,”郑言开门见山,声音沙哑,“我们研究了一夜,总要给市场一个缓冲期。我建议,以‘债务结构优化试点项目’的名义,先行发布一级报告。”他递过一份文件,那份文件的标题温和得像一篇学术论文。
“我们可以不直接点名涉事的具体官员,但报告中会保留关键资金流向的加密线索,作为内部核查的‘钥匙’。先稳住大盘,再逐个击破。”
这是一个典型的折中方案,既要改革的里子,又想保住稳定的面子。
苏明玥没有立刻回答。
她沉默着,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划,调出了一张三年前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云港旧城改造项目的拆迁现场,瓦砾遍地。
而在画面的角落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背着旧书包的女孩正茫然地看着自己即将消失的家。
那女孩,正是当年被迫远迁他乡、学业中断的林小满。
照片被放大,女孩眼中那份不解、无助与恐惧,清晰得仿佛能刺痛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郑叔,”苏明玥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千钧之力,“三年前,这张环评公示照片出现在政府官网上不到十分钟就被删除了。今天,你又要我把她的名字,连同千千万万个‘林小满’的名字,再次藏在一份‘优化试点’的报告后面吗?”
她直视着郑言的双眼,一字一句地问:“如果我们连一个受害者的名字都不敢提,我们又凭什么对公众说,这是为了他们而进行的改革?”
郑言的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同意发布一级报告。”苏明玥忽然话锋一转,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是,”她伸出手指,在报告草案的附录部分画上一个鲜红的方框,“这里,必须加入一个二维码。任何人扫码进去,都能看到、听到那些被抹去的‘名字’的口述记录。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为之奋斗的,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与此同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