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你埋的线,我自己来拆(2 / 3)

加入书签

着那轮已经彻底挣脱地平线的朝阳,城市在她脚下苏醒,车流如织,人间烟火气升腾。

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平静却坚定:“如果我只是用技术手段赢他,那我和当年那些把我踩在脚下的人,又有什么不同?”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我要堂堂正正地走进他的废墟,我要亲眼看看,这个横跨三年的局,他到底是想彻底毁掉我,还是……在向我求救。”

午后,阳光正好。

一辆白色的阿斯顿·马丁在云港大学古朴的林荫道上缓缓停下。

苏明玥独自一人走进了档案馆,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樟木混合的独特气味。

白发苍苍的徐姨是这里的“活字典”,她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地从最里面的一个铁皮柜里,翻出了一本泛黄的学生会年度活动登记簿。

“唉,现在的孩子,都用电子文档了,也就你们这些念旧的,还会回来翻这些老东西。”

苏明玥微笑着道了谢,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面,很快,在2015年春季志愿项目那一栏,找到了那一行熟悉又陌生的字迹:“苏明玥、林景深——档案数字化协作组,每周三晚七点。”

是他们亲手写下的。

她的指尖在那两个名字上久久停留,忽然,目光被旁边一行极细的铅笔批注吸引了。

那笔迹苍劲有力,与周围学生们的娟秀字迹格格不入。

“真正的洞察,始于共情而非判断。”

落款是一个小小的“苏”字。

苏明玥的呼吸一滞。

这是父亲的笔迹,是他在云港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巡视各处留下思考痕迹的习惯。

他竟然……来过这里。

她抱着那本厚重的登记簿,在旧图书馆最偏僻的角落里坐下,阳光透过高窗,洒下一片斑驳的光晕。

她缓缓闭上眼睛,任由被刻意遗忘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些被数字和代码填满的夜晚,林景深总是会带着一杯滚烫的美式咖啡,安静地坐在她对面,默默地整理扫描出来的泛黄案卷,从不多言。

那个暴雨倾盆的夏夜,图书馆突然停电,一片漆黑。

他撑开一把巨大的黑伞,护着她走到校门口,伞下的一方天地,隔绝了整个世界的风雨。

雨没有要停的意思,公交也停运了,他们就在那把伞下,并肩站了足足三十七分钟,谁都没有说话,却仿佛说尽了一切。

记忆的碎片不断冲击着她的大脑,那些被理性压抑的情感,此刻正破土而出。

就在这时,那股熟悉又陌生的力量,在她脑中悄然激活。

一条无形的曲线凭空构建出来,以时间和事件为横轴,以情绪波动为纵轴——从最初因竞争而产生的戒备,到中期因协作而滋生的信任,再到后来……无法言说的依恋,与最终决裂时的剧痛撕裂。

曲线的每一个峰值和谷底,都对应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苏明玥猛地睁开双眼,眸中一片清明!

“密钥不是密码……”她喃喃自语,“是他最不愿面对,却又最渴望被保留的记忆锚点。”

当晚,私人会议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重播了林景深宣布“归岸计划”彻底终止的那场发布会录像。

当他站在全球媒体面前,用他那标志性的、毫无感情的语调说出“这个系统已经被我永久封存,只有真正懂我的人,才能将它唤醒”时——

她脑中的那股力量瞬间捕捉到了他声纹底层一万赫兹以上区域,一抹微不可察的、仅仅持续了0.03秒的颤抖。

那是伪装到极致的冷静之下,泄露出的,最深沉的脆弱。

苏明玥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低声自语,像是在对屏幕里的人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你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