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他修的桥,压着别人的骨头(1 / 3)

加入书签

冰冷的荧光灯下,魏然的指尖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医院家属等候区的公共wiFi信号微弱而不稳定,像一个濒死病人的心跳,却恰恰是最好的掩护。

他没有选择公司或家里的网络,而是绕了三个街区,来到这家全市人流量最大的三甲医院。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数据包被伪装成一份超大体积的医学影像文件,切片,加密,然后像无数蒲公英种子般,飘向网络空间中一个早已预设好的匿名中转站。

当上传进度条终于填满最后一格时,魏然靠在冰凉的椅背上,额角的汗珠滑落,砸在键盘上,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他知道,自己刚刚点燃了一根引线,而这根线的另一头,足以炸毁一座固若金汤的帝国。

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小舟的工作室里警报声陡然亮起。

不是刺耳的蜂鸣,而是一道柔和的蓝色光带,这是她与魏然约定的最高优先级信号。

她猛地从行军床上坐起,戴上耳机,十指翻飞。

数据流像一条条奔涌的溪流,经过她的处理,汇入分析模型。

交叉验证,关联比对,时间戳溯源。

凌晨三点,当第三份信贷紧缩决策报告与第四季度征地纠纷投诉量断崖式下跌的曲线完美重合时,小舟倒吸一口凉气。

屏幕上,“情绪压制系数”和“静默清除协议”两个冰冷的词组,仿佛带着血腥味。

每一次金融杠杆的“精准调控”,都对应着现实世界里无数家庭的无声崩溃。

那些被系统标记为“高风险”的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剥夺了最后的求生机会。

这根本不是风控,这是屠杀。

苏明玥的指令在清晨四点下达到各个终端。

顾承宇的法务团队彻夜未眠,将小舟整理出的证据链拆解成三股锋利的箭矢。

第一支,指向公权力,包含“静默清除协议”可能涉及非法获取公民隐私、操纵金融市场的刑事线索,以匿名形式直接移交给了市局的陈队。

第二支,射向社会舆论,将“情绪压制系数”导致的用户信贷评级不公、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部分,打包提交给了全国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

而最致命的第三支箭,那份将周姨跳楼前后所有数据波动与“归岸计划”后台指令精准关联的分析报告,则被她亲手发给了谭疏影,附言只有一句话:“用它,作为你节目的结尾。记住,别让他们变成统计数据。”

天枢科技大厦顶层,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林景深没有召集董事会,而是将所有核心算法工程师和数据安全主管叫到了会议室。

突击审计的指令下达时,所有人都感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气息。

当技术人员最终在魏然的电脑硬盘深处,发现几片未来得及彻底粉碎的日志缓存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景深的脸上。

出乎意料,他没有暴怒。

他只是沉默地走到饮水机旁,亲手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到魏然面前,递给他。

咖啡的香气与空气中的紧张形成诡异的对冲。

“你知道如果我们失败,会有多少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少家庭因此破产吗?”林景深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讨论天气,“我们维持的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稳定,任何微小的震动,都可能引发雪崩。”

魏然双手捧着那杯滚烫的咖啡,却没有喝。

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直视着这位昔日他无比崇拜的领袖:“那你告诉我,林总。为什么每一次你们所谓的‘拯救’之后,穷人变得更穷,而你们住的楼,却越来越高?”

一句话,让整个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下午两点,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