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你说过的话,都在录音(2 / 3)
。
“我知道得太多了。我试图退出,但他们告诉我,我的女儿……我的小雅,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观察名单’里,她也在服用那种所谓的‘营养补充剂’。”
“砰”的一声,杨岚手中的水杯滑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她终于明白,丈夫的死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被扼住了喉咙的无声反抗。
那不是遗书,那是一份用生命写成的控诉。
次日上午,苏氏集团新闻发布会现场,闪光灯汇成一片刺眼的海洋。
苏明玥一身黑色西装,站在台前,面容沉静。
她没有理会记者们尖锐的提问,而是直接打开了身后巨大的显示屏。
“各位,请看。”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动态时间轴。
左侧是过去十年间云港市所有引发过群体性事件的强拆案,右侧则是密密麻麻的文件列表。
苏明玥的手指在触摸板上轻轻一点,一条红线将两者连接起来。
“在每一起强拆事件发生前的半个月内,均有一家名为‘白鹭心理顾问团’的机构,向开发商出具一份《社区情绪风险评估报告》。”
屏幕上,报告被放大。
结论部分被高亮标出:“建议采取非对抗性心理干预手段,降低群体性抵触情绪。”
“那么,他们评估的依据是什么?”苏明玥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冰冷的嘲讽,“经过技术比对,这些报告所使用的情绪评估模型,源自于我父亲苏文博教授早年研究的‘pt7社区压力模型’的一种变种算法。他们偷走了我父亲的理论,却将它扭曲成了压迫人民的工具!”
全场哗然。
苏明玥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她按下了播放键。
一段经过修复的音频,清晰地在会场回响。
那是李婉婷的声音,冷静而高效,不带一丝情感。
“别跟我讲人权,要讲效率。一个项目拖一年,损失多少?只要他们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反抗,房子就好拆了。”
录音结束,全场死寂。
这句赤裸裸的话,像一柄烧红的烙铁,烫在所有人的心上。
顾氏集团顶层,舆情监测系统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
“顾总,李婉婷的律师团队反应很快,已经开始批量雇佣水军,用‘阴谋论’、‘伪造录音’、‘恶意诽谤索赔’等话题刷屏,企图稀释热度。”
顾承宇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以为这是传统的舆论战?”他敲下回车键,“启动反向部署,让AI识别水军账号,然后把我们准备好的东西,精准投放到他们的评论区
他的指令下达,一台超级计算机开始高速运转。
程序自动将收集到的数百份真实受害者家属的口述录音,剪辑成十几秒的短视频,配上催人泪下的背景音乐和字幕,如病毒般扩散出去。
视频里,有白发苍苍的母亲,有稚气未脱的孩子,有茫然无措的丈夫。
他们没有激烈的控诉,只是在平静地诉说。
“我丈夫以前最爱跟我吵架,现在他只会对着我笑。”
“我妈妈忘了我的名字,但她还记得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红烧肉。”
“爸爸说,他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他是个英雄。”
一夜之间,“#我记得#”这个话题,带着无数破碎家庭的血与泪,冲上了热搜第一。
市信访办门前,文姐带领着二十名家属,静静地站在警戒线外。
他们没有拉横幅,也没有喊口号。
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一枚小小的蓝丝带徽章,那蓝色,像极了被“蓝药”洗刷过的、空洞的天空。
直播镜头前,她们不哭不闹,只是轮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条,用平缓的语调,朗读着亲人失忆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