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我爸的字,怎么会在这儿?(2 / 3)
年前于云港大学心理学系旁听长达三年。
而她的指导老师,赫然是父亲当年的同事,在国内催眠治疗领域德高望重的顾砚清教授。
但这还不是最惊人的。
在档案附件里,一份未归档的助研津贴签收单上,苏明玥看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电子签名——苏振邦。
父亲从未提过这个人!
一个在他身边潜伏了三年的旁听生,一个由他的同事指导,甚至还领过他签字的津贴的“学生”!
苏明玥心头剧震,她立刻动用权限调取了云港大学的校史档案库。
那张登记照因为年代久远而显得模糊不清,但当她将照片放大到极限时,一个细节让她如坠冰窟——在那女人的耳后,有一枚淡褐色的、形似蝴蝶的胎记。
位置、形状,与阿阮画中那个“穿白大褂的女人”身上的标记,分毫不差。
夜幕降临,庇护所的铁门被“咚咚”敲响。
来人是杨岚,那个在业主会上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苏明玥的女人。
她的脸色惨白,嘴唇不停地颤抖,怀里死死抱着一本厚重的皮革封面日记。
“这是我丈夫的,”她声音嘶哑,像是被砂纸磨过,“他临死前抓着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有人用那种‘蓝药’在我们小区做活体测试,所有的数据,都流向了一个叫‘宏远’的地产评估项目……他还说,他后悔了,真正的研究者,不该是看着别人闭嘴,而是要让别人开口说话。”
苏明玥接过日记,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皮革。
她翻到被特殊标记的加密章节,用杨岚提供的密码解开。
里面详细记录了一次秘密会议的纪要:宏远资本集团委托“白鹭”,要求建立一个“拆迁户心理稳定性模型”,用以精准预测在拆迁过程中,哪些家庭的抗争概率最高,意志最坚定。
会议记录的末尾,用红笔标注了一行小字:“高共情能力者,应作为首要目标优先剔除或干预。”
而这个模型的理论基础,正是苏明玥手中那份被父亲的导师斥为“毫无人性的屠刀”,并被校方永远封存的风险报告。
所有的线索在苏明玥的脑海中汇聚,最终形成了一张清晰无比的罪恶网络。
她打开加密云端,双手在键盘上飞舞,建立起一个名为“源流图谱”的思维导图:父亲的超前研究,被潜伏在身边的助手沈知微窃取,在顾砚清的指导下改良成了精神控制的工具,最终服务于宏远资本的地产维稳项目,形成了一个从学术到资本的血腥利益闭环。
她将图谱的核心链路截取下来,附上父亲与沈知微的原始笔迹对比鉴定、宏远资本与“白鹭”之间的秘密资金流向证据、以及李婉婷和杨岚丈夫的病历交叉验证。
所有文件被打包成一个加密压缩包,发送给了国家证监会的实名举报通道。
点击“发送”的瞬间,苏明玥的太阳穴猛地一跳,像有一根钢针狠狠扎了进去。
她眼前一黑,迅速从口袋里摸出两颗薄荷糖塞进嘴里,用力咀嚼,刺鼻的凉意让她勉强维持住清醒。
冷汗,顺着她的额角滑落。
她知道,这封邮件不只是一堆证据,它是一颗已经启动倒计时的定时炸弹,引线就在她的手中。
深夜十一点,城市中心广场的巨型LEd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一档名为《谁在替我们做梦》的社会观察节目的特别版。
镜头缓缓扫过一张张从迷茫中觉醒的面孔,那些曾经被“蓝药”困扰的市民,如今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光。
突然,画面切入了一段模糊的黑白影像资料。
年轻时的苏振邦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意气风发,声音透过老旧的麦克风依旧铿锵有力:“心理学,它的诞生不是为了制造更精巧的牢笼,更不是为了磨砺一根驯化同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