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天台上的推演者(2 / 3)
脑海。
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年幼的她蜷缩在书房的沙发一角,看着父亲伏案疾书的背影。
窗外的雷声和父亲压抑的低语混杂在一起,她只清楚地听到了一句:“坏账是会吃人的,它会从最薄弱的地方开始,把整个系统啃噬干净。”
那一瞬间,熟悉的嗡嗡声并没有在耳边响起,“商业直觉”没有被动触发。
但她的脑海中却自动浮现出父亲笔下那个金融模型在三十年后如何一步步走向崩塌的全过程。
每一个节点的断裂,每一次风险的传导,都清晰得如同亲眼所见。
她猛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什么凭空而来的天赋,这是父亲穷尽半生心血的研究,是早已刻进她血脉里的复刻。
她立刻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
电话那头,王工的声音苍老而颤抖,他是父亲当年最信任的下属。
一小时后,在约定好的街角,老人把一只沉甸甸的铁盒交到她手中。
“你父亲说,如果有一天,你开始问起这些事,就把这个交给你。”
铁盒里,是当年父亲未曾公开过的风险评估手稿原件。
在其中一份手稿的末尾,她看到了一句批注:“当所有人都在仰望利润构筑的通天塔时,你要低下头,听见系统地基呻吟的声音。”
苏明玥把手稿摊开,和陆沉舟的“城市更新基金”结构图并排放在一起。
数据和模型在她眼前重合,她的脊背一阵发凉。
陆沉舟的方案,其底层结构、杠杆模式、风险对冲的手段,竟然和二十年前那家引发局部金融动荡的暴雷银行的资产包如出一辙!
他只是给这头嗜血的怪兽披上了一件名为“慈善”与“民生”的华丽外衣。
她闭上眼睛,不再被动地等待数据洪流的涌入。
这一次,她选择主动出击。
意识沉入思维的最深处,一个庞大的虚拟推演场在她的脑海中构建完成。
千百条资金流化作璀璨的星轨,围绕着那个名为“K.Y.”的核心旋转。
她在其中穿梭,像一个幽灵,逐一剥离那些由法律条款和信托协议构筑的伪装。
时间在绝对的寂静中流逝。
六个小时后,苏明玥猛地睁开眼睛。
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冷汗,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找到了,”她轻声自语,“漏洞不在合同,在审批的前置环节。”
手机恰好在这时震动起来,是顾承宇。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少见的凝重:“明玥,我听说你去了那栋旧办公楼?最近别单独行动。”他没有明说,但话语里的暗示很清楚,顾家的情报网已经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跟踪了她好几天。
“谢谢关心,”她语调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疏离,“但我现在,不需要保护伞。”
挂断电话,她没有丝毫犹豫。
她将六个小时的推演结果,拆解成三份看似毫无关联的匿名简报。
一份指出基金审批流程存在潜在违规风险,发给了监管部门的公开信箱;一份质疑项目资金的透明度,附上那家影子公司的部分线索,发给了一位相熟的财经媒体联络人;最后一份,只写明了该模式与二十年前暴雷银行的结构相似性,发到了某位已经退休、但在系统内依然有巨大影响力的高官的私人邮箱。
每一份简报,都只透露了冰山一角。
既能精准地引起目标人物的警觉和质疑,又绝不可能让任何人追查到源头是同一个人。
这是一场信息战,她要用他们自己建立的规则,在他们固若金汤的堡垒上,凿开第一道裂缝。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深夜。
苏明玥没有回房间休息,而是独自一人登上了公寓的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