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谁在听,谁就在场(2 / 3)

加入书签

句“我撑不住了”他寄出的三本小册子,就像三颗蒲公英的种子,现在,有一颗已经开花了。

而另一颗种子,则在更广阔的舆论场上,掀起了风暴。

叶小棠剪辑的《重复,是因为还没被听见》一分钟短视频,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了五百万。

评论区彻底炸了。

“操!我奶奶就是这样!每天问我十几遍‘吃饭了吗’,我以前嫌她烦,现在只想抽自己两大嘴巴子!”

“那个老奶奶站起来说‘我儿子在302’的时候,我一个爆哭!她不是忘了,她是记得太清楚了,只是没人信她!”

“这他妈的才是现实主义!什么‘你们都被爱着’,那都是说给家属听的自我安慰!老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有人能蹲下来,认真听一遍他们那段卡带的人生!”

视频的热度惊动了许多养老机构。

起初,他们试图公关、降热搜,声称视频内容是恶意剪辑。

但很快,更多由养老院护工、甚至老人自己用藏起来的手机拍摄的片段开始在网上涌现,证实了短剧的真实性。

一家连锁养老集团的董事长,甚至亲自给叶小棠打来电话,语气不再是质问,而是近乎哀求:“叶老师,我们错了。我们现在关掉了所有‘正向暗示’广播,可……可情况更糟了。老人们开始集体沉默,拒绝交流。您告诉我们,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叶小棠握着电话,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河,轻声说:“把广播打开,但只播放一种声音——你们当地菜市场的叫卖声、清晨公园里的鸟叫声、老式收音机播报天气预报的沙沙声……播放那些他们记忆里,真实世界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他们没有被世界抛弃。”

世界没有抛弃他们。这是一个沉重的承诺。

而在全国十七所试点学校的“未完成作文课”上,这个承诺正在被一群孩子用稚嫩的笔触,艰难地践行着。

边陲小镇那间改变了一切的教室里,语文老师李雪梅正拿着一篇刚刚收上来的作文本,手抖得厉害。

作文的题目,同样是《那天我没说的话》。

写作文的,正是那个在课堂上石破天惊地问出“老师,我能写给我妈吗?她还没被送走”的男生。

李雪梅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第一行字上。

“那天,我没说的话,是说给妈妈的,也是说给床底下那只箱子的。我知道,再过几天,它就要和我妈妈一起走了。”

“箱子里是爸爸的奖章。他说过,这是他的命。妈妈说,她要带着爸爸的命,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为他讨个公道。她说,她可能很久回不来,让我在家要听话。”

“那天晚上,我偷偷把箱子拖了出来。我没有打开它,因为我知道我打不开,那个锁,只有妈妈有钥匙。我只是抱着箱子,对它说了很多话。我说,‘你别怪妈妈,她只是太想爸爸了。’我说,‘你到了那个很远的地方,要替我陪着她,别让她害怕。’我说,‘如果你们回不来了,没关系,我会把你们一起等着。’”

“最后,我对箱子说,‘其实,我不想你走。我不想妈妈走。’这句话我没敢让妈妈听见。因为她走之前抱我的时候,我感觉她的骨头都在抖。她已经那么害怕了,我不能让她更害怕。”

“老师,这篇作文可以不算分吗?我只是想找个地方,把这些话说出来。因为箱子明天就要走了。”

李雪梅的眼泪毫无征兆地砸在作文本上,迅速晕开了一小片墨迹。

她没有去擦,而是立刻拿出手机,将这篇作文一字不差地拍了下来,加密,发送给了那个她从未见过面,却无比信任的收件人——苏明心。

邮件的标题是:编号002。

苏明心收到邮件时,正在为一个特殊的仪式做最后的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