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我们藏在话没说完的地方(2 / 3)
表示其提供的心理服务严格遵守行业规范,所有“引导语”均由AI生成,旨在提供“标准化、无差别”的关怀,避免人类咨询师的情绪波动影响服务质量。
声明最后还意有所指地警告,将对“散播谣言、损害公司声誉”的个人或组织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份声明非但没有平息风波,反而像一滴滚油溅入沸水。
“AI生成?对孩子说话用没有感情的AI?”
“标准化、无差别?我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懂他的阿姨,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人!”
“原来‘心安’就是没有心才会安啊!”
叶小棠看着这些评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等的就是这份声明。
她立刻联系了那位退休教师,将声明截图发了过去,附言:“老师,现在‘心安科技’已经亲口承认了他们的服务模式。您作为儿童教育专家,能否从专业角度,就‘AI标准化语音对孤儿群体心理成长的潜在影响’写一篇观察文章?只谈教育,不谈其他。”
她很清楚,直接攻击一家公司很难,但从学术和教育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却无人可以指责。
那位老教师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
他一辈子都在和孩子打交道,最痛恨的就是这种扼杀天性的“标准化”。
叶小棠放下手机而“心安科技”,将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台前,回应那些来自专业领域的质询。
京海市的深夜,苏明玥的“声音树”后台,那12条新上传的“被涂改的叮嘱”,静静地躺在数据库里。
它们和编号“001”的相册一样,没有名字,只有一串冰冷的数据标签。
但苏明玥看到的,是数据背后灼热的灵魂。
她调出了那条让她印象深刻的用户反馈——“我女儿今天说,‘爸爸,你最近说话好累’”。
她顺着ID,查看了这位用户的声纹数据。
一周前,这位父亲的声纹曲线充满了高频的、短促的、代表着焦虑和压力的毛刺。
而最新的数据里,那些毛刺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明显变得平缓,曲线的起伏多了一丝柔和的弧度。
一个孩子的模仿,一句无心的话,竟真的改变了一个成年人说话的方式。
苏明玥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她将那12个“被涂改的叮嘱”与“001”相册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命名为“失语者档案”。
她忽然意识到,无论是小舟母亲涂掉的那句话,还是这些用户上传的涂改痕迹,亦或是那位父亲疲惫的声线,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一种因为无法被倾听、无法被理解,而被迫选择的沉默或扭曲的表达。
她的“声音树”,原本只想做一个情绪的识别器,现在,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个沉默的收容器。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通讯器亮了一下,是姐姐苏明心的消息。
但内容却让她悚然一惊。
“我刚从‘普通人叙事训练营’的一个学员那里得知,‘心安科技’的创始人,是顾承宇的亲叔叔,顾延年。而且,那位贴照片的村妇,她的丈夫,当年就是‘心安科技’初创时期的技术员之一,后来因为过劳猝死,赔偿问题一直没谈拢。”
一瞬间,所有看似无关的线索,被这短短两句话串联了起来!
叶小棠在调查的“心安科技”,林景深在帮助的村妇,顾承宇在对抗的“稳定”逻辑……这背后,竟然都指向同一个名字。
苏明玥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感到一阵寒意。
这不是巧合。
这是一个巨大的、盘根错节的网。
小舟母亲的遭遇,只是这张网上一个微不足道的节点。
她立刻调出关于“心安科技”的所有公开资料,交叉比对她数据库里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