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章 明奥共治领地中(1 / 2)
爱维亚才觉此刻是中午,他睡觉的时间太长了,与郑芝龙什么都说不成,叫了两个亲随、让郑芝龙派了两名士兵,去郊区看看。
呕
呕呕
半个时辰后,爱维亚和两名亲随在路边呕吐不止。
进攻贝鲁特的教兵被屠杀殆尽,在官道边摆了一个京观。
所有人被扒光,尸体堆了个金字塔,中间用沙子充填,人头露在外面,顶层是叛将和贵族尸体。
京观前一个大牌子:叛逆大明王和苏丹的代价。
西方刑罚自古比东方更残忍,绞死、烧死,如同对待牲口一样,吊尸惩戒的集体刑罚用的很少,倒是海盗经常用,但那才几个、几十个、撑死几百个。
京观这种集体性的惩罚,闻所未闻。
爱维亚在京观前感受到浸入骨髓的力量,这是文明对文明的压制,种族对种族的羞辱,根本不是胜利者应该有的惩罚。
面对京观,感受到的不是害怕,而是面对更强文明的无力感。
想想贝鲁特的场景,再看看京观,爱维亚好似明白了,千年前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用二十万大军,为何会无法战胜唐国两万人。
这根本不是武力的差距,若非他们主动撤退,撒尔马罕依旧属于东方。
爱维亚最终到南北两个京观看了一遍,然后一直在城外的岗哨,等候新的叛军进攻,他还是需要学习。
郑芝龙懒得搭理他,现在得做事。
明军之前还在等过年呢,郑芝龙忘了他在奔马的时候,西方就已经过年了。
现在是西方的一月份,答应托马斯冬季回大不列颠的承诺显然不现实。
既然做不成生意,那就不做了,干脆专心报复西班牙和尼德兰。
山炮的炮弹太少,哪怕张世泽尽量留给他,也不够炮轰地中海港口,只能海战。
福船上的臼炮又无法移动到地中海,就算拆卸运输,也没有合适的载炮平台。
欧罗巴战舰太窄、甲板太高,无法承受臼炮冲击力,货船又太宽、中间的龙骨和横筋没福船结实。
不需要试验,福船本身就是临时平台,若用欧罗巴货船,开炮的后果必然是甲板塌陷,沉不了,但也无法用。
所以,他需要大量的巡逻护卫舰,上面搭载掷弹筒,快靠近,用灵活的度和开花弹来打海战。
山炮只需要对付战舰,那些运兵船用山炮太糟蹋。
他已经把信件给穆拉德,大明需要征用百艘护卫舰,三十艘远洋海船,去血洗天主教联盟的地中海舰队。
但郑芝龙还不知道,他真正说服穆拉德的原因,不是军事和管理,是更‘恐怖’的一件事。
十一月二十五,郑芝龙攻陷贝鲁特半个月后,爱维亚快马回到大马士革。
原本十二万军队的大营,又剩下了四万人,其余人通过沙漠,继续去进攻萨菲。
爱维亚心事丛丛来到中军,穆拉德帐中有两位维齐尔(维齐尔既宰辅,类似明代尚书、阁臣。
大维齐尔即苏丹下第一人,类似总理)
“拜见陛下,见过两位大人。”
穆拉德随意向旁边的座位指一指,“爱维亚,信件朕都看过,黎巴嫩变为商号驻地,似乎不可阻挡,朕对明国千防万防,却不小心让他们直接进入奥斯曼腹地,你说他们不可驱赶,朝廷需要一个理由。
苏莱曼、哈伦两位维齐尔等你三天,一起听听吧。”
爱维亚向两人再次躬身,才到穆拉德身下落座,“两位大人,明国用半天攻陷贝鲁特,一天降服平民,两天令平民臣服,五天就让黎巴嫩南北二百里归顺了,剩下的地方也会很快归顺,因为他们在分地,凡是贵族和寺庙的人一律斩杀,家眷、卫队、下人一个不留,黎巴嫩没有统治力量,平民的地来自郑芝龙,他们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