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既是目标!也是野心!(4 / 7)

加入书签

    钢架结构的棚顶下,直径二十米的环形水槽正在注水,四周还架着数十台特种摄像机,水面上则倒映着头顶盘旋的无人机阵列。

    “嘿嘿,这次我要玩票大的。”宁皓抓起肩膀上搭着的毛巾擦了把脸,“原著里的归墟漩涡不能靠特效糊弄,所以我们造了三层仿生水流系统。

    表层用造浪机模拟海面,中层埋了三百个气泡发生器,最底下的磁流体装置能扭曲光线。”

    说着,他又指向了水槽中央那艘正在吊装的木质古船,只见船舷上钉满了真实的藤壶和珊瑚。

    “这船拍完后就沉下去,水下三十个机位全时段跟拍腐烂过程,到时候剪进正片里……”

    陈飞饶有兴趣的听着。

    等宁皓说完,他提议道:“可以用多频段声呐阵列,分层次捕捉气泡声、水流声和船体摩擦音,然后后期再做频谱分离,用作音效填充。”

    宁皓眼睛一亮,立即招呼场记把陈飞的话全给记录了下来。

    “你经验比我丰富,多给我指点一下。”说着,他又指向棚顶垂落的LED巨幕,“开机前要把这片穹顶换成8K动态投影,白天投海面波光,晚上变星空漩涡。

    我准备在7月上旬正式开机,然后趁着天文大潮那周,把真实潮汐数据给捕捉下来,导入到水流系统里,让每个镜头都带着海浪的呼吸,你觉得行不?”

    陈飞盯着水面若有所思:“动态场景可能会压缩演员表演空间,建议你可以在船舷加装可拆卸表演平台,必要时用威亚配合悬浮拍摄。”

    说着,他又从宁皓手里接过设计图,用铅笔圈出几个关键位置,“这些地方还得加辅助光源,毕竟水下反光会吃掉面部细节。”

    “好嘞,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人往里加。”

    得益于陈飞的介绍,宁皓已经跟温子仁通过很多次电话了。

    后者在拍摄《海王》时,用到了很多水下拍摄的技巧。

    这可都是他的看家本领!

    而在陈飞的授意下,温子仁将其全部都教给了宁皓。

    恰好,宁皓可是以“疯狂构想”而闻名导演圈的,结合许多技术细节,直接将《南海归墟》给构建成了一座庞大的水下奇观!

    “我要让观众被真实到窒息的海底世界震撼到失语!我要让他们看看!可不是只有好莱坞会拍水下场景,咱们国内导演也行!华语电影也有优质的水下电影!”

    看着宁皓一副很激动的模样,陈飞目光沉沉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与期待:

    “《阿凡达:水之道》估摸着明年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