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症门--(1 / 2)

加入书签

喘症总括

喘是指呼吸时气息急促,表现为抬肩、腹部起伏。若伴有喉间发出声响,则称为哮。实证热证表现为气息粗大,胸部胀满坚硬;虚寒证与痰饮证,以及马脾风,也会引发喘证。

【注释】呼吸时出气急促的情况,叫做喘急。外在表现为肩膀上抬、腹部一吸一鼓,如果喉咙中还有声响,就叫做哮吼。然而导致喘证的原因各不相同,像气息粗大、胸部胀满、痰液浓稠、大便坚硬且伴有气喘的,这属于实热之证。气息微弱、无法连续呼吸而气喘的,这属于虚证。其中,有因风寒郁闭而导致气喘的,也有因痰饮上逆而导致气喘的,还有马脾风这一病症,发病最为急骤。医生必须详细区分清楚,这样用药才能药到病除。

火热喘急

因火邪导致的气喘,会出现口燥干渴,面色、口唇发红的症状。若是肺中有热引发,可用凉膈散清解;胃中有热的,用凉膈白虎汤来清热;若是心火克制肺金造成的,适宜用导赤散;因肾阴虚,虚火灼肺而致气喘的,知柏地黄丸疗效显着。

【注释】火邪侵害肺脏引发气喘,大多伴有口干舌燥、口渴,面色和口唇发红的症状。如果是因为肺热导致的,用凉膈散来治疗;若是胃热引起的,用凉膈白虎汤治疗;若是心火上炎克制肺金导致气喘,就用导赤散治疗;要是因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肺金而出现气喘,适宜用知柏地黄汤治疗。医生如果真的能够详细审察病情,按照病症进行调治,希望用药能像回声响应声音一样迅速有效,而不至于出现虚实判断的失误。

凉膈散(方剂见“急惊风”相关内容)

凉膈白虎汤

大黄(生) 朴硝 甘草(生) 连翘(去心) 栀子 黄芩(生) 薄荷叶 石膏(生) 知母(生)

以粳米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趁温热时服用。

(方歌)凉膈白虎肺胃热,栀子连翘薄荷叶,黄芩大黄朴硝草,知母石膏粳米列。

导赤散(方剂见“不小便”相关内容)。

知柏地黄汤

干生地黄 山茱萸肉 山药(炒) 知母(炒) 黄柏(盐炒) 牡丹皮 泽泻 茯苓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知柏地黄阴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干生地黄并泽泻,茯苓山药共茱萸。

肺虚作喘

虚喘表现为气息困乏,发声短促且艰涩。洁古黄芪汤对此病症疗效显着,若喘促伴有痰液,宜用百合固金汤化除虚痰,若伴有热象,则用《本事》黄芪汤清退虚热。

【注释】虚喘病症,患者气息虚弱,声音短促不畅。治疗时,一般用洁古黄芪汤;若喘促同时有痰,用百合固金汤;若喘促伴有热象,就用《本事》黄芪汤。

洁古黄芪汤

人参 黄芪(炙) 甘草(炙) 地骨皮 桑白皮(炒)

将药材加水进行煎煮,煎好后趁着温热的时候服用。

(方歌)洁古黄芪汤,虚喘最为良,人参黄芪共,甘草地骨桑。

百合固金汤

百合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炒) 甘草(生) 贝母(去心) 元参 桔梗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百合固金虚痰喘,百合二冬二地黄,当归白芍生甘草,贝母元参桔梗良。

《本事》黄芪汤

五味子 白芍药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 人参 黄芪(炙) 熟地黄 甘草(炙) 茯苓

以乌梅、生姜、红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