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心法要诀3-2(2 / 3)

加入书签

这些药物相互配伍,共同发挥清热利湿通淋的作用,以治疗热淋病症。

小蓟饮子

血淋是由于心脏将热邪遗留至小肠。若为实热证,仍适宜采用攻下之法,效果良好。清热可选用小蓟、栀子、滑石、淡竹叶,再加上当归、藕节、木通、蒲黄、生地黄。

【注释】“淡”指淡竹叶,“藕”指藕节,“蒲”指蒲黄。

海金沙散 鹿角霜丸

膏淋患者的尿液浑浊,有时如同鼻涕,这是因为精液和尿液一同排出。可使用海金沙、滑石等药。如果热邪强盛,在八正散基础上加苍术;如果是虚证,使用秋石、茯苓、鹿角霜,用糯米糊制成药丸,效果甚佳。

【注释】“海”指海金沙 ,“秋”指秋石 ,“苓”指茯苓 ,“鹿角”指鹿角霜,需用糯米糊将其制成药丸。

加味八正散

气淋若是因为肺热而难以清肃,可用八正散加石苇、木香、冬葵子、沉香。若是内伤导致气虚,水液不能运化,五苓散配合补中益气汤自然能通利有效。

【注释】气淋因肺热难清肃时,方剂为八正散添加石苇、木香、冬葵子、沉香。内伤气虚致水液不运化时,用五苓散与补中益气汤合用。

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 清心莲子饮

劳淋若因内伤引起,劳损脾脏可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劳伤肾阳用金匮肾气汤,劳伤肾阴用知柏地黄汤。若因思虑劳心导致,宜用清心莲子饮,此药由莲子、地骨皮、黄芪、黄芩、车前子、麦门冬、生甘草、人参、白茯苓组成。

【注释】当劳淋是由内伤所致时,如果是劳损了脾脏,就使用补中益气汤与五苓散联合应用。要是劳伤了肾阳,应选用金匮肾气汤。若是劳伤了肾阴,则用知柏地黄汤。要是因为过度思虑而劳心引发劳淋,就适宜服用清心莲子饮。这个方剂的组成药物是莲子、地骨皮、黄芪、黄芩、车前子、麦门冬、生甘草、人参以及白茯苓。

琥珀散

痰淋可用七气汤合青州白丸子治疗,若痰淋伴有热燥,需清热滋阴。各种淋证都可使用较为平和的方剂,即由琥珀、木香、冬葵子、扁蓄、木通、滑石、当归、郁金组成的方子。

【注释】“七气汤”可在论述各种气病的篇章中找到。“青州白丸子”可在类似中风病症的篇章中找到。“滋阴”所指的药物是通关丸。“木”指木香,“葵”指冬葵子。

桂附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加白果方 坎离既济汤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遗尿、小便失禁以及淋证且尿液色白,可用桂附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加白果来煎服。若以此治疗后无效,或者尿液颜色发红,可选用由生地、知母、黄柏、山萸肉、五味子组成的方剂。

【注释】出现遗尿、小便失禁,以及各类淋症且尿液颜色呈白色的情况,都属于寒虚之症。若是寒证,可使用桂附地黄汤加白果;若是虚证,则用补中益气汤加白果。凡是遗尿、小便失禁及各类淋证,若尿液颜色发红,或者使用上述补益方法后没有效果的,也存在热虚的情况,此时宜用坎离既济汤,即生地、知母、黄柏,再加山萸肉、五味子组成的方剂。

大便燥结总括

热燥属于阳结,患者能进食且脉象浮数有力,常与三阳经热证同时出现。寒燥属于阴结,患者不能进食且脉象沉迟有力,常与三阴经寒证同时出现。实燥是胃中实热结聚导致的大便坚硬干燥,常与腹部胀满疼痛同时出现。虚燥是脾虚所致,先出现大便坚硬,后转为溏便,常与气短、腹部拘缩同时出现。气燥是气道阻隔引起的干燥,常与噎膈、反胃同时出现。血燥是血液干枯导致的干燥,常与久病、年老体虚同时出现。风燥是长期患有风病导致的干燥,应从风病论治。直肠结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