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心法要诀2-4(2 / 4)

加入书签

恶梦,恐怖苏合效功高。

【注释】疟疾若在夜间发作,被称作三阴疟疾。初期发热时,适宜将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四方合剂使用,把方中的桃仁换成杏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药物来发汗解表。发汗解表之后,后续治疗与之前治疗疟疾的方法相同。鬼疟也大多在夜间发作,这是由于尸气侵入人体所致,与三阴疟疾相比,鬼疟夜间会多做噩梦,时常产生恐怖之感,适宜用苏合香丸来治疗。

霍乱总括

霍乱发病急促,在短时间内身体状态急剧变化,患者会同时出现心腹剧痛、呕吐与泄泻的症状。若出现想吐却吐不出,想泻又泻不出,只有心腹剧痛的情况,这就是干霍乱,也叫做搅肠痧。倘若还伴有舌头卷曲、筋脉收缩的症状,甚至阴囊、睾丸等阴部内缩入腹,病情就很难治疗了。

【注释】想要呕吐却吐不出来,想要腹泻却泻不下去,心腹部位剧烈疼痛,这种病症称为干霍乱,又叫做搅肠痧。

如果出现舌头卷缩、筋脉拘挛的症状,那么睾丸和阴部可能会内缩入腹,此时病情难以治疗。

藿香正气散 二香汤 甘露饮

霍乱风寒暑食水,杂邪为病正气方,藿苏陈半茯苓草,芷桔腹皮厚朴当,转筋木瓜吴萸入,暑合香藿湿入苍,暑热六一甘露饮,寒极乌附理中汤。

【注释】霍乱这种病症,是由于风寒、暑热、饮食、水湿等邪气混杂在一起引发疾病,扰乱了肠胃的正常功能,导致清浊之气相互干扰,所以出现心腹剧烈疼痛、呕吐腹泻的症状。藿香正气散的药物组成,有藿香、苏叶、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芷、桔梗、大腹皮、厚朴;如果是感受暑邪,呕吐症状较为突出,就将藿香正气散与香薷饮合用,名为二香汤。如果是湿邪偏重,腹泻症状较多,就添加苍术。要是暑热非常严重,就使用辰砂六一散,或者用五苓散加上石膏、滑石、寒水石,这个方剂名为甘露饮。若寒邪极为严重,出现四肢厥冷、脉象伏而不显的情况,就使用炮制过的川乌、炮制过的附子,与理中汤合用。

噎膈翻胃总括

三阳热邪结聚损伤津液,贲门、幽门干枯,魄门不通畅。贲门狭窄不能容纳食物就形成噎膈,幽门闭塞食物无法下行就成为翻胃。这两种病症迁延不愈,会导致肠道传导受阻,魄门自然干涩难以排便。胸部疼痛、大便坚硬如羊粪,呕吐白沫甚至呕血,多属危重难愈之症。

【注释】三阳热结,是指胃、小肠、大肠三腑热邪结聚不散,灼伤体内津液。胃的上口称为贲门,小肠的上口称为幽门,大肠的下口称为魄门。三腑的津液既然被损伤,三门自然会干枯,导致水谷出入的道路不通畅。贲门干枯,会使摄入水谷的通道狭窄,所以食物不能下咽,形成噎塞之症。幽门干枯,会使排出腐熟水谷的通道狭窄,所以食物进入后反而上逆吐出,形成翻胃之症。这两种病症拖延日久,大肠传导的通道就会狭窄,所以魄门自然会干燥涩滞,排便困难。胸痛如针刺,是胃脘受损所致。大便如同羊粪,是津液枯竭的表现。呕吐白沫甚至呕血,是血液运行不畅的结果,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症候。

人参利膈丸 汞硫散

五汁大黄清燥热,丁沉君子理虚寒,便秘壅遏应利膈,吐逆不止汞硫先,利膈小承参草木,归藿槟桃麻蜜丸,汞一硫二研如墨,老酒姜汁服即安。

【注释】五汁,指的是五汁饮,用于清除燥邪、润泽干燥之症。大黄,指大黄汤,仅大黄这一味药,将大黄片用姜汁炙烤至变为黑黄色,根据病人身体强弱状况,每次服用二到三钱,加入一小撮陈仓米、两根葱白,煎煮后去掉药渣服用,用来治疗热邪结聚之症。丁香、沉香加入到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理中汤之中,用于治疗虚寒之症。利膈,指的是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