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补名医方论1-4(2 / 3)

加入书签

以上五味药,先用水八升煮酸枣仁,煮至剩下六升,再加入其他药物继续煎煮,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温服。

【集注】罗谦甫说:经典中记载:肝藏魂,人在睡眠时血液会流归肝脏。又说: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还说:阳气在人烦劳时就会亢盛。过度疲劳必然会损伤肝脏,烦劳过度则会导致阴精耗竭。肝脏受损、阴精耗竭,那么虚劳虚烦而不能入眠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酸枣仁味酸、性平,对应少阳木气生化而能治疗肝病,对于劳损至极的情况适宜收敛、补益,使用酸枣仁达二升之多,以滋生心血、滋养肝血,这就是所说的用酸味来收敛,用酸味来补益。考虑到肝郁需要疏散,用川芎的辛散之性来疏散,辅助酸枣仁通畅肝气、调和营血,这也就是所说的用辛味来补肝。肝性急需要缓和,用甘草的甘缓之性来缓和,防止川芎疏泄太过急切,这就是所说的用土来保养肝木。然而终究担心劳伤至极会引发虚火,导致阴阳失调,阳不能入于阴分,从而仍然无法入眠,所以佐以知母来滋补肾水以抑制虚火,茯苓通利阳水以平衡阴分,使肾水充足则魂自然安宁,虚火清降则神得以平静。这是治疗虚劳导致肝损伤严重的神奇方剂。

朱砂安神丸

主治心神昏乱,出现惊悸、怔忡,睡眠不安稳的病症。

药物组成为:朱砂(另外研末)、黄连(各半两)、当归(二钱)、生地黄(三钱)、甘草(二钱)。

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用酒浸泡蒸饼后制成如麻子大小的药丸,再用朱砂为药丸包衣。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睡前用唾液送服。

【集注】叶仲坚说:经典中讲:神气寄居于心中,精神完备。又说:心是生命的根本,是神的居所。而且心为君主之官,若君主不明,那么精气就会紊乱;精神过度劳累,那么魂魄就会离散,所以会出现睡眠不安稳,产生各种邪妄的梦境。症状轻的表现为惊悸、怔忡,严重的则会出现痴呆、癫狂等情况。朱砂具有光明的特性,颜色赤红,与心相通,质地沉重能够镇怯,性寒能够胜热,味甘能够生津,可抑制阴火的浮游,滋养上焦的元气,是安神的首选药物。如果心有热,配伍黄连的苦寒之性,以清泻心火,再佐以甘草的甘味来调和泻火之力。心主血脉,使用当归的甘温之性,来归养心之血液,再佐以生地黄的寒性来滋养心血。心血充足则肝脏能够有所藏,魂自然安宁;心热解除则肺能够正常司职,魄自然宁静。

补中益气汤

主治因阴虚内热,出现头痛、口渴,体表发热、自汗,不耐风寒,脉象洪大,心烦意乱,四肢困倦,懒得说话,没有力气行动,一动就气喘吁吁且气息上逆等症状。

药物组成为: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

以上八味药,加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加水煎煮后,温服。

【集注】柯琴说:仲景有建中、理中二种治法。风木之气内生侵犯中焦脾胃之气,使用甘草、饴糖、大枣,培补脾胃以抵御风木;用生姜、桂枝、芍药,平肝并驱散风邪,所以名为建中汤。寒水之气内生凝聚于中焦脾胃,使用人参、白术、甘草,补脾胃以制约寒水,佐以干姜来促进脾胃运化以抵御寒邪,所以名为理中汤。至于因劳倦而形体衰弱,气少阴虚从而产生内热的情况,其表证与外感颇为相似,只有李杲知道这是劳倦损伤脾胃,水谷之气不能胜过阳气,阳气下陷到阴分而发热,从而创制了补中益气的方法。他认为风寒从外部侵袭人体形体,属于邪气有余;脾胃在内受到损伤,属于正气不足。遵循《内经》中“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大忌使用苦寒的药物,而选用甘温的药物来升发阳气,以顺应阳春时节阳气升发的时令。大凡脾胃一旦虚弱,肺气最先虚弱,所以用黄芪保护肌表、闭合腠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