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第七1-1(2 / 3)

加入书签

物攻下导致泄泻而再次耗损津液,以至于肺金干燥,虚热熏蒸,所以寸口脉象数,病人咳嗽,气弱不振,津液不能布散,化为浊唾涎沫,从而形成肺痿。如果口中辟辟干燥,咳嗽时胸中隐隐作痛,这是风寒侵入肺中,凝滞营血形成痈肿,所以脉象滑数,咳嗽吐出脓血。因为无形的虚热导致肺痿,所以脉象数而虚;因为有形的气血凝滞形成肺痈,所以脉象数而实。这表明肺痈属实,肺痿属虚。

脉象数而虚的是肺痿,脉象数而实的是肺痈。

【注释】这是对上一条肺痿、肺痈脉象的详细说明。肺痿是由于热邪耗损津液所致,属于虚邪,所以脉象数而虚;肺痈是由于热毒蓄积结聚所致,属于实邪,所以脉象数而实。

【集注】李彣说:潘硕甫说:肺痿与肺痈,都是热在上焦,它们的脉象都数,都有咳嗽,都耗损津液,没有不同之处。但肺痿属于肺气虚而津液耗损,虽然有热也不剧烈,所以不至于干燥枯竭,虽然咳嗽但口中有浊唾涎沫,所以脉象虽然数但表现为虚象。肺痈则是气壅塞、血凝结,邪气强盛且热势剧烈,所以津液耗损后更加觉得干燥枯竭,口中辟辟干燥,咳嗽时胸中隐痛,津液已经干涸,脉象本应涩滞反而滑数,是因为蓄积的热邪腐蚀成脓,所以脉象数而实。

尤怡说:痿,就是枯萎,如同草木枯萎而不繁茂,是因为津液耗亡而肺脏焦枯。痈,就是壅塞,如同土地壅塞而不通畅,是因为热邪聚集而肺脏壅滞。所以它们的脉象有虚实的不同,但数脉这一点是相同的。

有人问:病人咳嗽气逆,诊脉时如何知道这是肺痈呢?病人应当有脓血吐出,吐出脓血就会死亡,这种病的脉象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说:寸口脉象浮而数,浮表示感受风邪,数表示有热邪;浮会导致出汗,数会导致恶寒。风邪侵犯卫气,呼气不顺畅;热邪影响营血,吸气不顺畅。风邪损伤皮毛,热邪损伤血脉。风邪留舍在肺,病人就会咳嗽,口干,气喘胸满,咽喉干燥但不口渴,时常唾出浊沫,时常怕冷寒战。热邪所经过之处,血液因此凝滞,蓄积结成痈脓,吐出的像米粥一样。在病症刚开始萌芽时还可以救治,脓成之后就会死亡。

【按语】“肺痈”之上,应当有“肺痿”二字,不然本文论述肺痿的意义就没有着落,肯定是有脱漏缺失的内容。“脉微”的三个“微”字,应当是三个“浮”字,“微”字在文气上不连贯,肯定是传抄时的错误。

【注释】咳嗽气逆的病人,如何知道是肺痿还是肺痈呢?咳嗽而不口渴,吐出浊唾涎沫,脉象数而虚,通过这样的脉象和症状就知道是肺痿。口中干燥,胸中隐痛,脉象数而实,通过这样的脉象和症状就知道是肺痈。至于导致发病的原因,肺痿前面已经说过,而肺痈的病因还没有提及,所以又详细阐述了导致发热进而引发肺痿和肺痈的原因。寸口是肺经所过之处,肺的正常脉象应当是浮涩而短,现在脉象浮而数,因此知道浮表示感受风邪,数表示有热邪,刚开始发病时风热在体表侵犯皮毛,那么营卫就会受到邪气侵袭,所以会出汗并且恶寒。病发展到后期,风热向内留舍在肺,那么营卫就会分别出现病症。得肺痿病的,属于风热损伤卫气,气分有津液而无血液,津液变得浑浊,所以其症状是咳嗽但不吐出脓血,只吐出浊涎沫。得肺痈病的,属于风热损伤营血,血分有血液而无津液,血液因此凝结蓄积,所以其症状是咳嗽但不唾涎沫,而是吐出像米粥一样的脓血。发热出汗、恶寒恶风、咳嗽气喘胸满、咽喉干燥不口渴、呼气不顺畅、吸气不顺畅,这些是肺痿和肺痈都会出现的必然症状。呼气不顺畅、吸气不顺畅,是说呼吸急促,出气和吸气都困难,并非完全不能呼吸。病症刚开始萌芽时还可以救治,是说肺脏损伤还比较轻微,脓成之后就会死亡,是说肺脏已经损坏。这是告诫人们要尽早治疗,并且专门针对肺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