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1-4(2 / 3)
因此就认为是胃强而轻易攻下;不能进食,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胃中有燥屎而轻易攻下。
阳明病,脉象迟缓,虽然出汗,但不恶寒,患者身体必然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胀满而且气喘。如果有潮热症状,这表明表症将要解除,可以攻下里实。如果手足不断出汗,这说明大便已经干结,用大承气汤主治。如果出汗多,轻微发热而且恶寒,这表明表症还没有解除。如果没有潮热,就不可以用承气汤。如果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可以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胃气,不要让患者大量泄泻。
【注释】阳明病脉象迟缓,虽然出汗,但不恶寒,表证将要解除然而脉象不坚实,此时还不可以攻下。如果患者身体沉重,这是热邪困于身体;呼吸短促而且气喘,是热邪壅滞于上;腹部胀满、有潮热,是热邪聚集在中焦;手足不断出汗,大便已经干结,是热邪结聚于下焦。这样才表明外邪已经解除,里实已经形成,才可以攻下,用大承气汤主治即可。如果出汗,轻微发热而且恶寒,那么表证还没有解除;没有潮热,说明里实还没有形成,不可以用承气汤。即便有里急、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等症状,也只适宜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胃气,不要让患者大量泄泻,这是因为脉象迟缓的缘故。
【集注】方有执说:潮热,是因为阳明经气在申酉戌时(下午3点到晚上9点)旺盛,所以热在此时发作,就像潮水一样有规律。手足不断出汗,是因为脾主四肢,而胃与脾相表里,胃中干燥结实,热气蒸腾向上到达四肢,所以说大便已经干结。
林澜说:这一节是辨别脉象迟缓且里有结滞的情况,有的适宜用大承气汤攻下,有的只能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阳明病脉象迟缓,兼见出汗、不恶寒、身体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胀满而且气喘,似乎属于可以攻下的情况。然而必须有潮热,才表明表证已经解除,里证已经具备;手足不断出汗,才说明大便已经干结,此时用大承气汤攻下,又有什么疑问呢!如果出汗虽然多,但仍然有发热、恶寒,那么表证还存在;没有潮热,汗也不是手足不断出汗的那种,怎么可以用承气汤攻下呢?即便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也只可以用小承气汤轻微调和,不要让患者大量泄泻。这是什么原因呢?脉象迟缓本来就不是必定要用攻下之法的脉象,即便里有结滞,又岂是大承气汤所适宜的呢!
阳明病,出现潮热,若大便略微干结,可给予大承气汤;若大便不干结,则不可给予。如果六七天不大便,恐怕有燥屎,想要知道是否有燥屎的方法是,少量给予小承气汤,药汤进入腹中后,若有放屁现象,这表明有燥屎,才可以攻下。若没有放屁,这只是大便开头干结,后面必然稀溏,不可攻下,若攻下必然会导致腹部胀满,不能进食。若想喝水,喝水后会呃逆。如果之后又发热,大便必然再次干结且量少,此时用小承气汤调和即可。若服用小承气汤后没有放屁,千万不可攻下。
【注释】阳明病,出现潮热且大便略微干结,可给予大承气汤;大便不干结,就不可给予。如果六七天不大便,担心有燥屎,判断的方法是,少量给予小承气汤,药汤进入腹中后,若有矢气(放屁)排出秽气,就说明有燥屎,才可以攻下。若没有矢气排出秽气,这只是大便开头干结,后面必然稀溏,说明还没有完全干结,不可攻下。若攻下,必然会使寒邪乘虚上逆,导致腹部胀满,不能进食。若想喝水,喝水后会呃逆,这也是因为虚寒之气上逆,不能将水液运化而下输。如果之后潮热不退,大便必然再次干结,但已经经过攻下之后,干结的大便量不多,只用小承气汤调和就可以。所以凡是服用承气汤后没有矢气的,千万不可攻下。这是仲景告诫人们不可轻易攻下的意思。
【集注】方有执说:这是按照潮热、转矢气的先后顺序详细说明,以判断适宜攻下的时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