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恩人(2 / 3)

加入书签

; 而且阿扎提又是部队上的大佬,就算偶尔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也是直接跟部队上联系,他跟地方上几乎没什么关系。

    在整个疆省来说,生产建设兵团都属于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是既受到朝廷的领导,又受到疆省自治区的管辖,为地方的建设做出贡献。

    路贵敬对于这位跟他儿子的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已经感到深深的佩服。

    当他听说老家的乡亲们跟着陈松沾了光的时候,对陈松的感激之情就更深了!

    原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当时陈松带领着流河县的老百姓们种植大棚蔬菜,率先提高了收入,并逐渐富裕起来。

    而路贵敬的老家凌阳市,作为紧挨着古安市的临市,距离非常近,听说了这这件事之后,很多凌阳市的老百姓就跑过来取经,向流河县的老百姓们学习种植大棚的技术。

    这个东西原本就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这些老百姓们又都是老农民了,经验丰富,一学习就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所以凌阳市的老百姓们学会了之后,也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种植大棚。

    其他人看到这些种植大棚的人获得了好处,也都开始跟风,纷纷种植起来。

    后来凌阳市的官方看到这已经成风了,而且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于是也像流河县的官方一样,开始大力倡导起来,并且主动帮菜农们联系收菜的商人,把大棚蔬菜卖掉。

    由于凌阳市和古安市离的非常近,紧紧地挨在一起,所以凌阳市算是最早的跟风者之一了。

    也正因为他们模仿的早,起步早,也就跟着沾了大光了,前几批蔬菜的销量非常好,几乎是全部能卖光,而且价格还很贵!

    所以凌阳市的老百姓们也和古安市的老百姓们一样,跟在流河县的身后,开始富裕了起来。

    路贵敬的神情有些激动,他举起酒杯,说道:“没想到你竟然还带动了我老家的乡亲们致富!你对我的老家有恩,也就是对我有恩,所以你也算是我的恩人了。”

    陈松连忙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其实我当初也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带动流河县的乡亲们致富,并没有特意去帮助凌阳市。”

    “凌阳市的百姓们能靠种植大棚蔬菜而发家致富,这主要就是靠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和学习,也能吃苦受累,跟我没什么关系。”

    路贵敬笑着说道:“那你也是间接地帮助了凌阳市啊,要是没有你想到种植大棚这个办法,我的老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得更好呢。”

    刚才陈松就跟路贵敬讲过了,现在凌阳市的农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1到2个蔬菜大棚,每年赚到的钱可比工人们的工资高多了!

    正所谓“人勤地不懒”,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种植大棚比种植普通的粮食作物更累,更耗费人力和精力,但只要肯吃苦,收入也是会高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