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林晖来京(2 / 3)

加入书签

科技的开发团队抽调出人力精力来开发淘宝的前后台。

还有远在美国硅谷的曹天磊,等他回国之后,这事基本就成了。

吃好了也喝好了,最重要的是聊透了,刘羌栋笑容满面,激动的难以自持。

三人吃过饭,在停车场告别,刘羌栋和女朋友宫小京回到车上,眼看着周浩的车先走了,他却没发动汽车,宫小京忍不住问:“怎么了,愣什么呢?”

刘羌栋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满是浓浓的爱意,憨笑一声,“太激动了,怕手抖开不好车,让我平复一会儿。”

宫小京也柔情的眼神看着他,眉目传情、娇声笑着说:“那你可快点平复,我最晚十一点回家,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可以去你那里陪陪你……”

“真…真的?”

刘羌栋表情更加惊喜。

宫小京点点头,羞赧一笑。

刘羌栋搓了搓手,兴奋地说:“走,这就走……”

……

周浩录完歌,林辉也到了京城。

自从跟叶绍一起去顺义给赛车场选址,回来路上聊到房地产,周浩就联系了林晖,让他抽时间来一趟京城。

林晖没想到周浩竟想让自己到京城做房地产,刚听到这事,他并感兴趣,主要是他觉得自己玩不转京城,但一想到是跟周浩合作,就多了几分信心,周浩做事这么稳,从不打没把握的仗,而当他听周浩说起叶绍,就更觉有信心了。

林晖心里清楚,房地产没技术含量,要做好这个领域,只要具备四个方面即可,那就是:人脉、资金、眼光和经验。

人脉主要疏通从拿地、贷款到规划、建设、销售的各个环节;

资金则是万物之本,人脉需要资金推动,工程进度也需要资金推动,还要用来防止银行釜底抽薪;

眼光决定了房地产项目的未来,同样是投资进来,赚一倍还是赚一百倍,就要靠眼光;

至于经验,在房地产行业也同样重要,不但要有经验驱动项目推进,还要有经验和政府打交道、和拆迁户、征地户打交道,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果要到京城做房地产,林晖自认为经验够了,资金也算充沛,只要不操作大项目,问题就不大,眼光应该也没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脉。

林晖又觉得,如果周浩参与,那么资金上就能得到补足,周浩做生意的眼光独到,所以在眼光上也能起到很大作用。

这样的话,资金、眼光、经验,这三点都具备了。

剩下的就是人脉。

这也就是周浩口中那个叶绍最大的价值,父亲是部委领导、母亲是上市公司老总,这样的人在京城必然是有很广人脉,如果他能把他的人脉拿进来,这四点就齐了,成事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于是,林晖专程飞抵京城和周浩见面。

周浩亲自开车到机场接他,从机场回市里的路上,周浩大概把想法跟林晖说了一下。

周浩的想法很简单,林晖过来,成立个公司,自己和叶绍也会入股,自己出钱,叶绍出人脉,林晖来操盘,今年先开发一到两个楼盘,明年进入商业地产。

林晖说:“住宅我还算有经验,商业地产我还不熟,当初我跟明轩爸爸干的时候,商业地产也比较单一,做来做去无非就是那些,虽然我不知道你对商业地产是怎么规划的,但以我对你的了解,以前的模式你肯定看不上。”

周浩点点头,“你说的那种模式太普遍,弄块地,盖个商场,每一层规划销售不同种类的商品,这种虽然也赚钱,但太没新意了。”

说着,周浩顿了顿又说:“我想做的商业地产,主要得具备两点,一个是消费一体化,一个是地标性。”

“消费一体化就是功能多元化,不只购物,还要有餐饮、娱乐,甚至还要有配套写字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