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巧妙调度蓄洪池(1 / 2)
水利厅的韩厅长和农业厅的齐厅长先后言,对秦云东的工作部署进行了细化,摆明是要和秦云东的步调保持一致。
参会的人虽然不理解,但都选择了不表意见。
他们代表的是各个单位协助抗旱和防汛,原来没有多少直接责任,那又何必非要出风头。
尤其是秦云东的名气很大,背后还有一个钟凡罩着,鲍乾清都让他三分,其他人当然就更不想得罪秦云东,给自己招来无穷的麻烦。
既然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口径一致,大家也都接受了既定事实,表现出非常合作的态度。
秦云东对大家的配合很满意,他要求各厅局下文件,根据抗旱防汛指挥部的工作要求,分解任务到各地市,并监督落实情况。
“咱们丑话说前面,我肩上担着全省的抗旱防汛的重任,承担群众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我如履薄冰不敢稍有闪失,也请同志们认真负起责任。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巡视各地情况,如果现怠政不作为的现象,先追究的是厅局领导责任。
不要到时候说我绝情。”
秦云东微笑着环视会场。
所有人却能感觉出秦云东出的强烈警告信号。
秦云东铁腕治理临江市的事迹,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相信秦云东不是在开玩笑。
真要是被秦云东抓了典型,肯定会遭遇严厉处分,到时候谁也别想全身而退。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本来预计开七个小时的会议,只用了五个小时就宣布结束。
秦云东在退场时故意放风说,他要回临江市布置抗旱防汛工作,两天后再开始全省巡查。
他回到临江市已经是晚上八点,随即在家里和何铸、蒋廉、李卫华边吃边传达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的决定,并把具体工作交给何铸去实施。
何铸挠挠头,疑惑地问:“云东,真的会下大雨到出现内涝的地步吗,我怎么感觉不会有那么严重呢?”
他的质疑来自亲身体验,现在夜已深,但窗外的干热的风并没有减缓,完全看不出下雨的迹象。
“我今天在省城开会时,省气象台布了降雨预警,临江市、中山市、省城和槐荫市,未来一周的降雨概率,已经从百分之三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而且,临江市一旦出现降雨,肯定会是七十毫米以上的暴雨,甚至会过一百毫米的大暴雨。”
秦云东心事重重地看了一眼窗外的皓月和纹丝不动的高大梧桐树。
何铸等人都沉默了。
临江市除了处于山区的浠水区和抚远区外,其他行政区都是半干旱地区,几乎没有大暴雨的历史记录。
一旦真的出现过一百毫米的降雨,临江市将会面临大面积内涝带来的严重考验。
蒋廉扶了扶眼镜,脸色凝重地说:
“老城区排水管网是七十年代铺设的,管径不足八百毫米。
新开区虽然用了新型双壁波纹管,但设计标准只防二十年一遇暴雨。
若二十四小时降雨量过一百毫米,解放桥、人民路等十二处低洼地不但排水成问题,还可能引倒灌……”
“那问题就大了。
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很大,集中了上百个家属院和小区,一旦被淹就面临出行阻断,吃喝成问题,而且老旧楼房长期浸泡可能会引更多危险。”
李卫华摁灭香烟,看向秦云东。
“现在解决地下排水管网肯定来不及了,只能因地制宜,依据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疏解内涝的问题。
第一个办法是充分利用东风渠防汛功能。”
秦云东起身敲了敲墙上挂着的临江市城区地图。
何铸、蒋廉和李卫华都起身走到地图前,听秦云东讲解他的治理思路。
东风渠是临江市老城区中心位置的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