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巧妙选择突破口(2 / 2)

加入书签

过城关乡的地理优势了。

城关乡距离火车站更近,又紧挨着正修建的直通高公路的大道,其他乡没有这样的条件。

槐树,现实情况是这样吧?”

魏槐树没有吱声,只是轻轻点头。

秦云东也没打算让他表意见,继续说下去。

“再有,城关乡城区周围是三个村宅基地以及村办企业,开这一片区域成为产业园。

不用侵占耕地,你做过乡领导,总该知道国家的耕地红线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吧?”

魏槐树只能点头承认,否则他就太不称职了。

这两条解释,陆长风都反复讲过,魏槐树自己也清楚,但他还是不服气。

“秦书记,您和陆书记说的都是实情,我也承认。

但每个乡都有自己的优势,您不能拿城关乡的优势对比别人的劣势啊。”

“你别急,等我说完。

城关乡还有一个其他乡镇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城关乡百姓脑子灵活智商高。”

秦云东的话让满桌的人都愣住了。

这可真新鲜,他们都是第一次听说。

魏郡不由皱了皱眉,忍不住接话。

“云东,我虽然也是城关乡人,但我不希望你这样贬低别的乡。

说讨好的话,难道就是让城关乡的百姓不好意思拒绝?”

“老书记,以你对我的了解,我用得着这样做工作吗?”

“那……你为啥这么说……”

“老书记,我说的结论有充分依据。

根据浠水工商局十年以来的统计,浠水籍从事经营的人中,城关乡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

要不是能人辈出,怎么会有这么多城关乡的人做生意?”

“这个……好像有些道理。”

魏郡没词了,只能接受秦云东的观点。

其他乡绝大多数人口,不是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外出打工。

城关乡籍的人口却几乎都留在浠水,除了开饭馆、作坊、杂货铺外,从事客运、拉货、建筑队的也不在少数。

秦云东扫视众人,接着说下去。

“产业园从建立开始,无论是工人,还是配套三产,都需要城关乡这样的人才。

像那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他们肯定不适应家居企业的要求啊。”

“秦书记说得在理,我知道流水线的工人必须手脚麻利,会开机器懂配合,这些活也只有我们城关乡的人能做得来。”

“那是当然啦,产业园服务业当然也少不了城关乡的人,饭馆、澡堂、理店、小卖部……衣食住行都不在话下。”

魏槐树和其他两个村支书都面露得色,言语中满满都是骄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