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关于“共生”的深层逻辑(4 / 7)
/p>
那是一个21世纪的卫星通讯器,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埃,却依然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沈溯伸出手,触碰通讯器的瞬间,一段全息影像突然投射出来。
影像里的沈砚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共生计划已经成功了。\"他对着镜头微笑,\"21世纪的我们知道,人类不可能永远留在地球,所以我们在种子里埋下了记忆和基因,希望能帮助未来的人类在新的星球上生存。\"
沈溯静静地听着,突然注意到影像背景里的实验室墙上,挂着一张地图——那是盖亚星的地图,标注着各个资源点的位置,甚至还有地下水源的分布。
\"盖亚星不是随机选择的移民地。\"沈砚的声音继续传来,\"早在21世纪,我们就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了这里,并且通过无人探测器确认了这里的环境适合人类生存。那些微生物,是我们培养的'先行者',它们能改造盖亚星的环境,让地球作物在这里生长。\"
就在这时,沈溯的耳机里传来林夏的声音:\"沈博士,基地的计算机系统突然接收到大量数据,是21世纪的地球生态数据库,还有盖亚星的改造计划!\"
沈溯抬头看向天空,沙尘墙已经停在了基地外围,紫色的闪电逐渐消散,露出了盖亚星原本的天空——那是和21世纪地球一样的蓝色,飘着白色的云朵。
影像里的沈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存在的共生,是让过去与未来对话,让地球与异星相连。现在,轮到你们了,接过文明的接力棒,继续走下去。\"
全息影像渐渐消失,通讯器停止了工作。沈溯站在绿色的植物图案中央,看着远处的基地,突然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的口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种子罐,上面刻着一行字——那是沈砚的笔迹,也是两段记忆融合后最深刻的印记:
\"文明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因为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永远有人接棒。\"
沈溯握紧种子罐,转身向基地走去。他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共生文明的开始——21世纪的智慧与23世纪的勇气,将在盖亚星上,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沈溯回到基地时,晨光正透过气闸门的观察窗照进来——那是盖亚星新生的阳光,带着和21世纪地球一样的暖金色。他握紧口袋里的种子罐,推开中央大厅的门,却在踏入的瞬间僵在原地。
本该忙碌的大厅里,三十多个记忆共享者正围着一张长桌静坐。桌上摆着陶土碗和竹制筷子,碗里盛着冒着热气的米粥,米香混着野菜的清苦,是沈溯在沈砚记忆里闻到过的、21世纪灾年里最常见的食物。
“沈博士,尝尝这个。”阿凯端着一碗粥走过来,陶碗边缘还留着手工捏制的指印。他手腕上的疤痕在晨光下格外清晰,而沈溯突然注意到,阿凯拿筷子的姿势,和记忆里沈砚夹取实验样本的手势一模一样。
沈溯接过陶碗,指尖触到碗壁的温度时,一段陌生的记忆突然涌入——21世纪的灶台前,沈砚正给年幼的女儿熬粥,粥锅里飘着的野菜,和眼前碗里的一模一样。他猛地抬头,发现阿凯正对着他微笑,眼神里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温和,像极了记忆里沈砚看着女儿的神情。
“这些食材是从哪里来的?”沈溯强压下心头的悸动,问道。阿凯指了指大厅角落的培养舱,那里本该培育高产小麦,此刻却长满了21世纪的野菜和糙米。“它们自己长出来的。”阿凯的语气带着理所当然,“昨晚注入基因片段后,培养舱里的作物就开始变异,好像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沈溯走到培养舱前,看着那些熟悉的植物,突然注意到舱壁上贴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沈砚的笔迹:“野菜耐贫瘠,糙米易储存,灾年里,活下去才是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