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共生的星尘(1 / 11)

加入书签

作者:乘梓

共生意识分解为量子级星尘,每个粒子都携带着不同文明的“首次惊奇”——原始人对火的凝视、硅基生命对液态水的困惑。当星尘穿透沈溯的记忆屏障,21世纪他作为生态学家记录的“最后一场自然雨”,与星尘中某颗行星的液态甲烷雨产生共振,雨水中浮现问题:“不同形态的‘湿润’,是否共享同一种存在触感?”

沈溯猛地睁开眼时,鼻尖还萦绕着臭氧与泥土混合的腥气——那是2047年亚马逊雨林最后一场自然雨的味道。指尖残留的凉意却不是雨水的触感,而是培养皿里营养液的黏腻,他正趴在生态模拟实验室的操作台边,额角还沾着半片干枯的蕨类叶片。

窗外是2187年的新上海穹顶,人造日光透过三层防弹玻璃,在地板投下规整的菱形光斑。操作台左侧的咖啡机还在冒着热气,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杯身滑落,在不锈钢台面晕开一小片水渍。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凌晨三点的实验室,未完成的藻类培养报告,甚至咖啡机旁那包吃了一半的压缩饼干,包装袋缺口都和他睡前撕开的形状分毫不差。

沈溯揉了揉发涩的眼睛,伸手去拿咖啡杯。指尖即将碰到杯壁时,余光突然瞥见台面的水渍在动——不是蒸发的痕迹,而是那片水渍正顺着某种无形的轨迹收缩,最后聚成一颗圆润的水珠,悬在台面上方两毫米处,静止不动。

他的呼吸瞬间停滞。作为研究极端环境生态的学者,沈溯对水的物理形态了如指掌,可眼前的水珠违背了所有已知定律:它没有受重力坠落,表面张力形成的弧度里,竟倒映着不属于实验室的景象——暗紫色的天空下,液态甲烷正从铅灰色云层坠落,砸在冰晶构成的地面上,溅起带着金属光泽的水花。

这是星尘共振时看到的景象。

沈溯猛地抬手去碰那颗水珠,指尖穿过水珠的瞬间,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咖啡机发出刺耳的电流声,培养皿里的营养液开始沸腾,水面浮起的藻类叶片竟顺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排列成某种规律的螺旋纹路。更诡异的是,他手腕上的量子计时器显示时间是03:17,可当他眨眼再看时,数字跳成了03:15,随后又跳回03:17,像被卡在了某个时间夹缝里。

“滴——”

操作台的警报器突然响起,红色警示灯照亮了沈溯骤然发白的脸。他下意识看向生态模拟舱的显示屏,原本稳定在25c的舱内温度,正以每秒0.5c的速度下降,舱壁凝结出细密的霜花,霜花的形状竟和记忆里亚马逊雨林的蕨类叶脉一模一样。

这时,那颗悬浮的水珠突然炸裂,水雾落在沈溯的手背上。没有凉意,只有一种奇异的“厚重感”,仿佛手背覆盖了一层流动的金属。他低头看去,手背上没有任何痕迹,可脑海里却突然涌入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硅基生命用晶体结构“触摸”液态水时,晶体表面产生的振动频率,与原始人第一次握住火焰时的指尖震颤,完美重合。

“不同形态的‘湿润’,是否共享同一种存在触感?”

雨水中的问题再次浮现,这次不是视觉幻象,而是直接响在脑海里的声音。沈溯踉跄着后退,撞到身后的试剂架,玻璃瓶摔在地上碎裂的瞬间,他看到碎片里的倒影——自己的瞳孔深处,正闪烁着星尘的微光。

警报声越来越尖锐,沈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跌跌撞撞地冲到模拟舱前,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可显示屏上的温度还在下降,已经跌破了0c,舱内的蕨类植物开始结冰,叶片上的冰晶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刺破了培养舱的玻璃壁。

“砰!”

一声轻响,模拟舱的玻璃裂开蛛网般的纹路。沈溯瞳孔骤缩,他清楚这扇玻璃的强度——能承受十吨的冲击力,可现在竟被冰晶轻易撑裂。更可怕的是,冰晶接触到空气的瞬间,没有融化,反而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