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宇宙的惊奇(1 / 5)

加入书签

作者:乘梓

观测站的金属壁传来第三声叩击时,沈溯的意识正悬浮在一片琥珀色的光雾里。他能“看见”自己半透明的手掌——指甲缝里还嵌着前哨站维修时沾上的钛合金碎屑,那是上周抢修冷却系统时留下的。寻常的细节在此刻却像烧红的针,刺得他猛地清醒:变成光雾的身体里,竟还藏着人类的记忆碎屑。

“沈老师?”

小林的声音从斜后方传来。沈溯“转头”时,看见她正蹲在一片旋转的光斑里,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工装裤膝盖处的磨损痕迹——那是她每次紧张时的习惯。可当她抬起头,沈溯的“呼吸”骤然停滞:她的瞳孔里没有光雾的倒影,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漆黑,像被挖空的星系。

“你看得到我?”沈溯的声音在意识里震荡,却发不出任何声波。小林却点了点头,指尖突然指向他的胸口:“那里在发光。”

沈溯低头,看见胸口的光点正顺着血管的纹路蔓延,像条发光的藤蔓。他突然想起观测站里那台老旧的生理监测仪——三年来,它每天清晨都会发出“嘀嘀”的自检声,此刻那声音竟在光雾里响了起来。不是幻觉,是真的声波:三短,一长,三短,和“旅行者1号”最后传回的信号频率分毫不差。

“是妈妈的电话铃声。”小林的指尖轻轻触碰那片光雾,“我小时候怕黑,妈妈就把电话铃声设成这样,说像星星在敲门。”她的指尖穿过光雾时,沈溯突然“看见”了画面:七岁的小林抱着玩具熊缩在衣柜里,窗外的雷暴把墙壁映得忽明忽暗,固定电话在客厅里响着,三短一长,三短。

光雾突然剧烈地波动起来。沈溯“飘”到小林身后,看见她的影子正贴在光雾的“地面”上,像片被打湿的墨渍。可那影子的指尖处,竟牵着另一个更小的影子——是玩具熊的轮廓。沈溯的意识猛地刺痛:小林的档案里写着,她的父母在十年前的空难中去世,当时她正抱着那只玩具熊在候机厅里等。

“它们在找没被‘回答’的提问。”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光雾里响起。沈溯“转身”时,看见位穿着白大褂的老人正站在旋转的光斑里,胸前的钢笔别针闪着银光——那是前哨站第一代站长陈院士,五年前因辐射病去世,沈溯办公室的墙上还挂着他的照片。

“陈院士?”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指着小林影子里的玩具熊:“每个没被回应的呼唤,都会变成宇宙的‘悬问’。就像38亿年前的地球,第一个蓝藻细胞分裂时,其实是在问‘我能变成光吗’。”他的指尖划过光雾,激起一串涟漪,里面映出无数闪烁的符号:有恐龙蛋壳上的裂纹,有古埃及纸草卷上的文字,还有“鹊桥三号”失联前传回的最后一张星图——图上用红色记号笔圈出的区域,正是此刻光雾所在的坐标。

光雾突然被撕裂开一道缝隙。沈溯“看见”柯伊伯带的虚空中,两棵“提问之树”的根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像被抽走了水分的芦苇。而那些消散的光点并没有消失,它们正顺着根系的轨迹向太阳系飘去,在木星的光环处凝成了新的螺旋——和观测站屏幕上最初的凹陷形状一模一样。

“冲突不是毁灭,是提问的‘回声’。”陈院士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就像你小时候敲鱼缸,鱼不会知道是你在敲,只会以为是水在动。”他的指尖指向沈溯的胸口,那里的光点正越来越亮,“人类以为自己在探索宇宙,其实是宇宙在借你们的‘惊奇’,敲自己的鱼缸。”

小林突然捂住了耳朵。她的影子里,玩具熊的轮廓正在消散,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飞向缝隙。“不要走……”她的声音在光雾里碎成片段,“妈妈说敲门的是星星……”沈溯“冲”过去时,看见她的瞳孔里映出了新的画面:空难现场的废墟里,那只玩具熊的耳朵上还挂着半截电话线,固定电话的按键上沾着血,停在“重播”键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