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存在测不准(4 / 4)
河旋涡、导师的白头发、林夏放大频谱图时专注的侧脸……这些属于个体的存在印记,像蒲公英种子般在意识洪流中散开。
“存在重量不是数值。”沈溯的声音在网络中回荡,“是每个观测者在宇宙中留下的涟漪。”
黑洞突然停止扩张。那些被吞噬的意识碎片开始发光,在奇点周围编织出螺旋状的光带,每个光斑里都闪烁着独特的记忆片段。沈溯感觉自己的意识在无限延展,既存在于冥王星的奇点,又同时出现在地球实验室的接驳舱里——他成了跨越四十亿公里的观测者,既是测量工具,也是被测量的存在。
控制中心的警报声戛然而止。林夏看着全息沙盘里重新亮起的光网,那些螺旋状的轨迹此刻变成了维系网络的纽带。她凑近操作台,发现所有数据流的末尾都多了一行相同的记录:“测量行为创造了新的存在维度”。
三小时后,沈溯从接驳舱中醒来。舷窗外,晨光正漫过城市的玻璃幕墙。他拿起神经终端,段染发来的全息消息里,冥王星轨道的锚点已经重启,每个光点旁都标注着独特的频率——那是三十七个工程师各自的意识特征。
“存在测不准,但可以共存。”沈溯在实验日志里写下这句话。他突然想起陆明远消失前的最后一个表情,那不是告别,而是某种期待。或许从一开始,共生意识的终极形态就不是统一的超级意识体,而是无数观测者在测不准的宇宙中,彼此照亮的涟漪。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林夏捧着一杯热咖啡走进来,眼底带着熬夜后的红血丝:“博士,全球实验室都传来新数据——当观测者同时记录自己的意识波动时,存在重量的测量误差降到了百分之零点三。”
沈溯接过咖啡,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意识深处。他望向窗外逐渐苏醒的城市,七十亿个正在醒来的意识,此刻正像量子粒子般在共生网络中彼此影响,又保持着各自的轨迹。
“通知下去。”他转身走向全息沙盘,“启动‘涟漪计划’,我们该去测量那些尚未被观测的存在了。”
光网在沙盘上缓缓旋转,每个节点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沈溯知道,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当人类学会带着误差去拥抱宇宙时,或许才能读懂存在本身写下的,那首测不准的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