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存在测不准(2 / 4)
合场景,观察人类意识在其中的变化。
在一个模拟场景中,所有人类的意识通过共生意识网络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超级意识体。沈溯发现,在这个超级意识体中,个体的自我认知变得模糊,人们开始从整个种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存在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存在不再是个体的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种族与宇宙的相互作用。”沈溯在实验记录中写道。
然而,这种高度融合的共生意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个体意识的弱化,人类的创造力和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另一个模拟场景中,沈溯看到当共生意识融合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趋同,新的思想和创意难以产生。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沈溯自言自语道。他深知共生意识对人类的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利用,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沈溯逐渐意识到“存在测不准原理”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难题,更是一个哲学谜题。它涉及到人类对自身、对宇宙的根本认知。在探索这个谜题的过程中,沈溯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那里充满了惊奇与挑战,也蕴含着人类未来的希望与危机。
沈溯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引发科学界和哲学界的广泛讨论。他相信,只有通过集体的智慧,才能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在一场盛大的学术会议上,沈溯站在演讲台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哲学家们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台下一片哗然,人们对这个全新的理论既感到震惊,又充满了好奇。
“沈溯博士,您的理论确实具有开创性,但它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自我认知是存在测量的误差源,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正准确的存在数据?”一位资深的物理学家站起来问道。
沈溯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探索的方向。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试图消除自我认知的影响,而是要学会与它和谐共处。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我们的观测方法,或许能够找到一种更加接近真实的存在测量方式。”
另一位哲学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您提到共生意识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构,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将失去自我?我们又该如何在追求种族整体发展的同时,保持个体的独特性和价值?”
沈溯认真地思考了片刻,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我相信,共生意识的融合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自我的消失,相反,它可能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我与他人、与宇宙的紧密联系。我们需要在个体与整体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让每个人的独特性都能为种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结束后,沈溯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研究团队开始围绕“存在测不准原理”和共生意识展开深入研究,各种新的观点和理论层出不穷。
沈溯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继续在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中探索。他知道,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坚信,只要人类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就一定能够解开“存在”这个终极谜题,实现人类文明的飞跃。
沈溯刚走出学术会议中心的旋转门,手腕上的神经终端就发出一阵急促的蜂鸣。全息投影里弹出的不是实验室的汇报,而是段染那张被星尘颗粒划伤的脸——这位负责深空意识锚点维护的工程师,此刻本该在柯伊伯带的前哨站休眠。
“共生网络在冥王星轨道出现意识雪崩。”段染的声音裹着电流杂音,“三十七个锚点同时失效,最后传回的数据流里全是你的脑波特征。”
沈溯猛地攥紧公文包,皮革边缘嵌进掌心。三天前那场学术演讲的余温还没散去,他提出的“存在测不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