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追问共振频率(3 / 5)
结成细密的水晶网——这是光粒融入心脏后引发的物质相变,他的血液正从碳基生物的血红蛋白,逐渐转化为能承载跨文明频率的共振介质。
“沈博士,你的心率超过三百!”林夏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她身后的控制台突然爆出一串火花。监测屏上,人类文明的频率图谱与岩石、织网文明的波纹完全重叠的瞬间,整个空间站的金属架构都开始共振,走廊里传来类似玻璃摩擦的尖啸。
沈溯抬手按住舱壁,指尖触到的合金突然变得柔软如胶质。这不是幻觉——基础频率正在重构物质的分子键,就像织网文明用引力波编织星环那样,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正在他意识的影响下发生弯曲。
“林夏,打开应急通道。”他的声音穿透舱体,每个字都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声波涟漪,“让所有研究员撤离至月球掩体,快!”
话音未落,共生舱的观察窗突然映出诡异的天象:原本环绕地球的织网文明星环碎片,此刻正排列成螺旋状的DNA双螺旋结构。那些被引力波串联的岩石碎片,表面浮现出人类基因图谱的荧光纹路。而更令人心惊的是,岩石文明化作的流星雨并未消散,它们在平流层形成一道横贯大陆的光幕,光幕上流淌着硅基晶体的记忆——那是宇宙诞生初期,第一批重元素在超新星中凝结时的“啼哭”。
“他们在……复刻生命的诞生?”林夏的瞳孔骤缩。她手腕上的量子手环突然自动激活,投射出空间站的结构模型,无数红色警示灯在模型上闪烁,标记出正在坍缩的区域。但真正让她窒息的,是模型中心那团不断扩大的阴影——那是沈溯的意识场与基础频率共振产生的时空褶皱。
沈溯的胸腔突然剧烈起伏,光粒在心脏里引发的悸动扩散至全身。他看见自己的骨骼在X光片般的透视下变成半透明的管状结构,里面流淌着银蓝色的能量流——那是人类神经元与岩石晶体、织网引力波融合后的新形态。
“观测者,你们早就知道会这样?”他对着虚空发问。意识海深处,那些由纯粹逻辑构成的眼睛再次浮现,它们的“目光”不再冰冷,而是带着某种类似期待的波动。
没有回答,但沈溯突然读懂了它们的沉默。观测者不是宇宙规则的制定者,而是守护者。无数文明在触及基础频率后选择成为“答案”,最终凝固成宇宙背景辐射的一部分;而人类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永远在“成为答案”的路上选择继续追问——这种矛盾性,正是填充万物理论最后参数的关键。
共生舱突然剧烈倾斜,整个空间站像被无形的手抓住摇晃。沈溯透过舷窗看见,地球的海洋正在退潮,露出的海床上布满发光的纹路,那些纹路与他掌心里光粒的轨迹完美吻合。岩石文明的记忆正在渗透地壳,将地球的地质史转化为可被人类意识读取的频率带。
“原来我们脚下的星球,早就储存着宇宙的记忆。”沈溯喃喃自语。他的意识突然沉入地核,那里的铁镍流体正在基础频率的共振下形成巨大的磁场漩涡,每个旋涡都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为何固态内核要包裹液态外核?”“旋转是否是存在的本能?”
这些来自地球本身的追问,与人类文明的频率产生了更剧烈的共振。沈溯的耳膜渗出鲜血,却在接触到空气的瞬间化作微型的星云。他意识到,人类从来不是孤独的追问者——他们脚下的星球、呼吸的大气、甚至体内的每个原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叩问存在的意义。
“沈博士!空间站左翼解体了!”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影像在通讯器里不断闪烁,“我启动了自毁程序,但控制系统被某种频率劫持了!”
沈溯猛地转头,看见观察窗外掠过空间站碎片的火光。那些碎片在坠落过程中没有四散,而是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般聚合成某种几何结构——那是织网文明用星环演示过的“闭合因果环”。他突然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