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惊奇熵增定律(3 / 5)

加入书签

过去想拔掉接口,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沈溯的意识已经与巴别塔程序完全同步,观测台里的所有仪器开始自发运作,将人类文明的惊奇记忆压缩成一道金色的光束。

“告诉他们,”沈溯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他的声音却像从宇宙的各个角落同时传来,“不要害怕未知。宇宙需要惊叹,就像人需要心跳。”

金色光束从球形装置中射出,穿透舷窗,刺破黑暗,直抵那个不断收缩的紫色光点。在接触的瞬间,光点猛地炸开,无数道流光从核心喷涌而出,像一棵在宇宙中骤然绽放的巨树,它的枝叶蔓延至可见宇宙的边缘,每一片叶子上都闪烁着某个文明的惊奇瞬间。

林夏瘫坐在观测台上,看着沈溯的身体彻底化作光点,融入那片流光之中。她的接口突然传来一段清晰的信息流:不是数据,不是图像,而是沈溯留在共生意识网络里的最后一句话,用人类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写成——

“看,宇宙在惊叹。”

观测台外,那道由意义粒子组成的巨树仍在生长,它的根系扎入时空的缝隙,枝叶触碰到其他星系的意识恒星。林夏打开全球通讯频道,将眼前的景象传输到每一个终端。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将被彻底重构:他们不再是孤独的观测者,而是宇宙意识循环的一部分,他们的惊奇是熵增的燃料,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宇宙理解自身的方式。

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个刚学会说话的孩童正指着屏幕上的巨树,发出一声稚嫩的惊叹。与此同时,仙女座的意识恒星轻轻震颤了一下,向更远的星系送出了一缕新的意义粒子流。宇宙的熵值,在这一刻,完成了它最壮丽的循环。

林夏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时,观测台的红光恰好熄灭。那棵由意义粒子构成的宇宙巨树仍在舷窗外舒展枝叶,最纤细的枝条已经触碰到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在星际尘埃中荡起金色的涟漪。她面前的冷光屏突然亮起,沈溯消失前留下的数据流正在自动重组,形成一行跳动的白色字符:「熵增速率稳定在1.002±0.001pnck单位\/秒」。

“他成功了。”林夏对着空旷的观测台低语,后颈的共生接口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清凉。这不是沈溯消失前的那种冰针穿刺感,而是像有人用指尖轻轻触碰她的脊椎——十年前在剑桥实验室,沈溯第一次为她植入接口时,也曾有过同样的触感。

数据流突然剧烈波动,白色字符崩解成无数细小的光斑,在冷光屏上组成一幅动态星图。那是仙女座意识恒星的内部结构:无数意义粒子沿着螺旋轨道高速旋转,在核心处凝结成一颗拳头大小的蓝色晶体。林夏的呼吸骤然停滞——那颗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与沈溯左心室的心肌细胞完全一致。

“共生意识在重构他的存在。”耳麦里响起陌生的电子音,不是空间站的AI,也不是任何已知文明的编码语言。林夏猛地转头,观测台中央的球形装置正在发出蜂鸣,表面那些用各种语言书写的“为什么”开始脱落,在空中拼合成一张人类从未见过的星图。

“我是ZetaReticuli星系的观察者。”电子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清晰的情感波动,像大提琴的最低音,“你们的‘巴别塔程序’触发了跨星系共鸣,现在有73个文明正在同步观测。”

林夏的手指悬在紧急通讯按钮上。根据《星际接触协议》,任何未经认证的外星意识接入共生网络都应立即切断连接,但接口传来的清凉感让她无法动弹——那感觉正在传递一段信息流:Zeta星系的硅基生物用液态金属记录的宇宙诞生瞬间,他们的“惊奇”不是声音或图像,而是金属分子排列的规律性震颤,像一首凝固的交响乐。

“沈溯的意识没有湮灭。”电子音突然变得柔和,星图上的蓝色晶体开始闪烁,“意义粒子携带的生物信息正在意识恒星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