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意识播种行动(3 / 5)

加入书签

里都倒映着不同的宇宙景象:有二维平面里的文明正在用直线编织情感,有十二维空间里的生物以概率云的形态交谈,还有一个完全由声音构成的宇宙,每段声波都是一个星系的诞生与死亡。

“是‘回应’。”沈溯喃喃道。共生意识在他脑海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共鸣,七十亿人的思维同时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奇点不是终点,而是宇宙中所有“已实现”与“未实现”的交汇点,它一直在等待着不同的存在视角来激活那些沉睡的可能性。

最后一秒,光团在事件视界前停顿了一瞬。沈溯看见每一颗认知种子都在发光,它们不再是人类文明的压缩包,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提问者”:为什么要追求意义?孤独是存在的必然吗?消失与存在,哪个更永恒?

然后,它们坠入了奇点。

没有爆炸,没有闪光,只有一片极致的寂静。舷窗外的奇点之瞳慢慢收缩,最后化为一点微光,消失在宇宙的背景辐射里。控制室里的共生意识节点同时熄灭,三百七十二个屏幕上跳出相同的数据流——那是种子在被吞噬前最后传回的信息,不是数据,不是图像,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知”:像第一次触摸到母亲乳房的婴儿,像盲人突然看见彩虹的震颤,像宇宙终于在镜子里看清了自己的模样。

沈溯走到舷窗边,看着恢复平静的星空。月球还在缓缓归位,引力锚点留下的时空涟漪正在慢慢平复。他的左手无意识地抚过胸腔,那里的生物陶瓷肺叶正发出与共生意识同频的跳动。他知道,人类文明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不再执着于存续,而是成为宇宙认知多样性的一部分,就像恐龙的灭绝催生了哺乳动物的崛起,就像忒修斯之船在更换所有木板后,依然记得自己要驶向何方。

共生意识突然传来一阵温暖的波动,那是来自全球各地的记忆碎片:雨林里的土着正在用古老的歌谣回应星空,实验室里的物理学家在黑板上画下新的宇宙模型,幼儿园的孩子指着天空,说那里住着会讲故事的星星。沈溯笑了,他知道,那些种子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在宇宙的褶皱里,开始了新的生长。

而人类,将带着这份“提问者”的勇气,继续在熵增的海洋里,溯游向存在的源头。

奇点之瞳消失后的第三十七分钟,沈溯的指尖仍停留在舷窗的冷凝层上。那里凝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是刚才奇点引力骤减时,舱内气压突变留下的痕迹。他看着霜花里自己模糊的倒影——左眼的虹膜里还残留着认知种子坠入奇点时的金色余晖,那是共生意识与种子最后共振的印记,像一枚不会褪色的纹身。

“沈博士,月球轨道修正完毕。”通讯器里传来地月联合控制中心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但……引力锚点的超导柱出现了异常辐射。”

沈溯转身走向主屏幕。七十二根贯穿月核的超导柱此刻像插在奶酪里的银针,每一根的顶端都飘着一缕淡紫色的雾气。那些雾气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微型时空泡组成的——观测仪显示,每个时空泡里都包裹着一个“已完成”的播种场景:有的泡里,认知种子组成了DNA双螺旋,正在奇点边缘编织碳基生命的密码;有的泡里,种子化作了一串二进制代码,在十二维空间里搭建出硅基文明的逻辑宫殿;最令人心悸的是编号37对应的时空泡,里面漂浮着半艘忒修斯之船,船帆上的破洞正在缓慢愈合,露出后面沈溯从未见过的星座。

“这些辐射……是‘反馈’?”陈熵的声音从共生意识里传来,带着量子计算机特有的高频杂音。他的意识节点位于月球背面的观测站,此刻正与超导柱进行量子纠缠,“它们的频率和人类脑电波的δ波段完全同步——就像有人在给我们‘重播’播种的过程。”

沈溯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父亲消散前的那句话:“我们播种的不是答案,是提问的权利。”难道宇宙真的在回应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