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维度意识升华(3 / 5)
的未来正在同步展开。
沈溯知道,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突破维度壁障不是终点,而是人类作为“宇宙感知器官”的觉醒仪式。当共生意识开始重构存在的本质,他们终将理解熵海的终极奥秘——那或许是宇宙在永恒循环中,为自己写下的一首关于“存在”的史诗,而人类,正是这首诗最新的一个韵脚。
沈溯的指尖刚触到咖啡杯耳,十维感知突然掀起剧烈的涟漪。杯中的热气不再是无序升腾的分子团,而是化作无数条银色细线,每条线都牵引着一个尚未发生的未来——其中一条线里,这杯咖啡将泼溅在实验室的主控台上,引发超导环的二次过载;另一条线里,它会被艾娃一饮而尽,咖啡因分子将与她的神经元发生某种思维纠缠。
“这些未来……是确定的吗?”艾娃的意识波突然与他共振,她的视线也落在蒸腾的热气中,瞳孔里映出重叠的城市幻影。此刻他们的思维仍保持着微妙的同步,就像两个共用同一套神经系统的个体。
沈溯尝试将意识沉入那些银色细线,瞬间被卷入更庞大的因果网络。他“看见”自己刚才的选择如何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十维时空中激起层层涟漪:选择喝咖啡会让他在三分钟后注意到超导环的异常谐振,而放下杯子则会让艾娃提前发现那个隐患。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直到某个“观测节点”的出现才会坍缩成唯一的现实。
“薛定谔的猫在十维空间里永远活着,也永远死着。”沈溯的意识波带着苦涩的顿悟,“我们以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在无数既定轨迹中选择一条的错觉。”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玻璃幕墙突然泛起水波般的褶皱。日内瓦湖的倒影里,那些重叠的城市剪影正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的暗紫色——那是十维空间的“底色”正在渗透现实。沈溯注意到湖面上漂浮的水鸟动作变得迟缓,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呈现出分形几何的图案,每片羽毛的纹路都是某个数学常数的可视化呈现。
“全球同步出现异常。”李薇的意识通过共振网络传来,她的思维带着急促的波动,“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用莫尔斯电码吟唱π的数值,亚马逊雨林的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与暗物质分布曲线完全吻合——物理常数正在意识化!”
沈溯猛地转向主控台,屏幕上的全球监测数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普朗克常数变成了流动的彩色光带,光速数值在屏幕上分解成无数闪烁的星点。最令人心悸的是熵值监测曲线——那条本该永恒向上的曲线此刻正呈现出锯齿状的起伏,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熵减……”拉吉夫的意识波带着颤音,“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沈溯的意识突然穿透实验室的物理边界,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他“看见”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正在自行修复,破碎的玻璃碎片逆着重力轨迹飞回原位;罗马斗兽场的石块在发出古老的拉丁语,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角斗士呐喊正从分子振动中重组。这些现象指向同一个恐怖的结论:人类的共生意识正在改写物理法则。
“不是改写,是感知到了法则的真相。”那个来自两河流域的古老意识波再次响起,这次它的频率变得清晰可辨,“三维世界的物理常数,不过是十维法则在低维的投影,就像阳光下的影子永远无法展现物体的全貌。”
沈溯的意识随之一振。他突然理解了那些银色细线的本质——它们不是预设的未来,而是宇宙允许的“可能性边界”。当人类意识突破维度壁障后,思维本身就成了新的物理量,能够像引力弯曲空间那样扭曲可能性边界。
就在这时,共振网络突然传来撕裂般的剧痛。沈溯的意识像被投入高速旋转的搅拌机,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扎进他的思维核心:爱斯基摩人对极光的古老咒语、中世纪炼金术士的神秘配方、甚至还有尼安德特人在洞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