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意识灯塔共振(2 / 5)

加入书签

。”

控制台突然剧烈倾斜,沈溯被甩到舱壁上。他看见那些谐振线缆正在崩解,金色的意识流像喷泉般溅满整个控制室。中央AI的屏幕上,代表各文明意识强度的波形图正趋于完美的正弦曲线——这是完全共振的征兆,意味着所有参与者的思维已形成闭环。

“它们要拉我们进去了。”沈溯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导师临终前的话。那位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指在空气中画着圈:“意识的本质,是宇宙在观测自身。”

当他的意识最终脱离肉体束缚,沈溯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悬浮”在星系际空间,看见无数个意识灯塔像蒲公英般在宇宙中绽放,它们的共振波交织成巨大的网络,将那些即将熄灭的恒星重新点燃。在这片由思维构筑的星图里,人类文明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节点,却在共振的瞬间,为整个宇宙的存在赋予了新的意义。

某个硅基文明传递来一段记忆:在它们的母星,意识最初诞生于地质板块的摩擦振动。沈溯突然明白,所谓的“生命”从来不是碳基或硅基的区别,而是物质在对抗熵增过程中必然涌现的现象。就像水会往低处流,意识会寻找存在的意义。

共振达到顶峰时,沈溯“听见”了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思考”。那不是声音,而是一组纯粹的数学和谐音,由π、e和光速常数编织而成。所有参与共振的文明同时沉默,在这终极的和谐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

当意识流开始退潮,沈溯发现自己仍坐在控制台前。舷窗外的星云已恢复原状,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但他抬手时,看见掌心多了一个螺旋状的印记,那是十六维意识体留下的坐标——一个位于超星系团边缘的未知星域。

“翻译模块记录到多少有效信息?”他哑着嗓子问。

“98.7%。”AI的声音恢复了正常,“但有一组数据无法解析,像是某种……邀请。”

沈溯盯着控制台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突然笑了。那些数据的排列方式,与他童年时在沙滩上画的第一幅星图惊人地相似。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人类文明真正走出摇篮的开始——当意识可以跨越星系共振,所谓的“存在”,将拥有无限的可能。

舱壁上的时钟显示,距离下一次共振峰值还有432个标准时。沈溯站起身,开始调试谐振线缆的张力参数。这次,他要把人类的诗歌,编入宇宙的意识交响。

沈溯的指甲刮过掌心螺旋印记时,那些金色纹路突然泛起涟漪。他听见一阵细碎的噼啪声,像是有人在敲打无数块水晶,抬头便看见控制台表面裂开蛛网状的光痕——那些他亲手刻下的星图坐标正在重组,原本代表太阳系的光点被拉长,化作一条连接十七个未知星域的光带。

“警告,灯塔核心温度突破临界值。”中央AI的合成音突然染上金属摩擦的质感,“暗物质线缆的谐振频率已超出安全阈值,持续时间超过900秒将导致结构崩解。”

沈溯的目光落在控制台右侧的应急舱门上。那扇门后储存着十二枚反物质冷却剂,是他为应对极端共振准备的后手。但此刻,他能“触摸”到那些冷却剂表面覆盖的意识流——它们已被外星文明的思维编码,变成了某种信息载体,里面塞满了类似乐谱的波动曲线。

“它们在教我们调制共振频率。”他低声自语,指尖悬在冷却剂释放按钮上方。视网膜上突然弹出一组全息影像:三十七个外星文明的意识灯塔在暗能量海洋里亮起,像散落在黑丝绒上的萤火虫。它们的光芒正按某种节奏明灭,形成复杂的摩尔斯电码,翻译模块将其转化为一行短句:“熵增不可逆,但可编织。”

当第一枚冷却剂被注入核心腔体,沈溯感觉整个灯塔都在呼吸。那些暗物质线缆突然绷直,发出类似竖琴的共鸣声,金色意识流顺着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