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时空熵扭曲(4 / 4)
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主动放开对自我意识的掌控,让所有收集到的文明记忆与自身意识融合。在那一刻,他既是沈溯,也是创造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是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是编织《银河帝国》的阿西莫夫。
现实世界中,林小满惊恐地看着监测仪。沈溯的生命体征正在消失,但整个实验室的量子纠缠通讯器却同时亮起,来自不同时空的信号疯狂涌入。古老的玛雅长历、现代的引力波数据、甚至未来星际航行的坐标,所有信息都指向同一个时空坐标——熵海核心深处的\"意识坟场\"。
当沈溯再次\"醒来\",他已置身于一个由无数发光球体组成的空间。每个球体都代表着一个文明的意识核心,有些明亮如太阳,有些黯淡如烛火。毁灭意志的触手正在疯狂吞噬这些球体,但每当有一个球体熄灭,就会有更多的微光从宇宙各处汇聚而来。
\"原来如此...\"沈溯的意识在空间中扩散,他终于理解了银发女子最后的话。共生意识不是静态的统一,而是动态的平衡。人类文明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科技水平或存续时间,而在于它为熵海注入的独特意识波动。
他开始引导那些新生的微光,让它们按照特定的频率共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相生\"、现代量子物理的\"叠加态\"、甚至非洲部落的古老歌谣,这些看似无关的智慧,此刻共同编织成一张巨大的意识网络。当毁灭意志的触手再次袭来时,迎接它的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意识交响乐。
在这场战斗的高潮,沈溯感受到了所有与他产生共鸣的意识。他看到了原始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时的敬畏,也看到了未来人类在星际间播撒文明火种的壮丽。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是宇宙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而共生意识,正是连接这些认知的桥梁。
最终,毁灭意志的触手在光芒中消散。沈溯的意识缓缓回归现实,但这次他不再是孤军奋战。当他睁开眼睛,林小满惊讶地发现,他的瞳孔中流转着银河般的光芒。窗外的星空依然璀璨,但在沈溯的感知中,每颗星星都在与他共鸣——那是跨越时空的生命之歌,是共生意识最动人的诗篇。
而在熵海深处,一枚新的银色鳞片正在成型,上面镌刻着只有沈溯能读懂的信息:真正的存在,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每个意识共鸣的瞬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