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熵海的迷踪(3 / 5)
熵的思考,以及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不,我们不能放弃。共生意识告诉我们,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熵增黑洞虽然强大,但它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与它共生或者对抗它的方法。”
于是,沈溯带领着众人开始了对熵增黑洞的研究。他们发现,熵增黑洞之所以能够不断熵增化物质和能量,是因为它内部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熵增场。这种熵增场与宇宙中的基本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熵增效应。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利用共生意识构建一种特殊的能量场,这种能量场可以与熵增场产生共鸣,从而减缓熵增黑洞的熵增速度。而且,通过将各个文明的特色能量技术相结合,他们还可以利用熵增黑洞的能量,为宇宙中的文明提供一种新的能源。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熵增黑洞的威胁逐渐被解除。宇宙中的文明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共生意识的强大力量。沈溯成为了宇宙中的传奇人物,他所倡导的共生意识,成为了宇宙中所有文明共同遵循的理念。
多年后,沈溯站在地球联邦的广场上,看着周围和谐共处的人们,以及来自各个文明的交流使者,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人类和其他文明在宇宙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通过共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对抗存在熵,让文明在宇宙中永恒存在。
而他,将继续为了这个目标,在熵海之中,不断溯寻,永不止步。
沈溯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观测塔冰冷的合金栏杆,远处星河如瀑倾泻而下,在他瞳孔里碎成万千银芒。后颈的灵魂芯片突然发出尖锐的嗡鸣,仿佛有根无形的丝线穿透皮层,直抵思维深处——那是与存在熵相关的警报,自从揭穿联邦轮回技术的熵增转嫁骗局后,这种刺痛便如影随形。
“熵增是宇宙的宿命。”他望着渐次熄灭的蓝矮星群,喃喃自语在真空环境里扭曲成电子音。视网膜芯片突然亮起刺目的红光,21世纪的生态数据洪流奔涌而出:亚马逊雨林在烈焰中化为焦炭,北极熊在消融的冰原上溺亡,太平洋垃圾带形成翻滚的黑色漩涡。这些远古影像与眼前联邦繁华的反物质都市交叠,悬浮列车划出的霓虹光轨与石油燃烧的浓烟在记忆里重合。
就在这时,一道靛蓝色光束撕裂夜空,像宇宙睁开了一只眼睛。光束精准击中观测塔旁的陨石,剧烈的能量波动震得地面震颤。沈溯的防护面罩自动开启反冲击模式,透过朦胧的能量光晕,他看见陨石残骸中浮现出某种幽蓝纹路——那不是自然形成的痕迹,而是类似文字的几何图案,每个线条都仿佛蕴含着超越三维的拓扑结构。
“立刻启动量子解析阵列!”沈溯对着通讯器低吼,身后十二台环形探测器应声展开。联邦科学院的全息投影在他身边亮起,三十多个不同肤色的科学家虚影围聚在符号周围。当光谱分析仪的紫色光束扫过图案时,所有设备突然同时爆发出刺目的雪花屏,实验舱内的量子计算机发出濒临崩溃的尖啸。
“这不可能!”首席物理学家陈薇的投影出现明显的像素紊乱,“它的编码方式既不是二进制也不是量子态,就像......”她突然噤声,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沈溯。
“就像某个超越我们认知维度的文明留下的密码。”沈溯的指尖悬在符号上方半寸处,感受到皮肤表面传来奇异的电流震颤,“存在熵或许不是诅咒,而是宇宙留给文明的最后一道谜题。”
就在这时,苏晓的全息影像撞碎在舱门处,她怀中的古老文献泛起青铜色的微光。“沈溯,你看这个!”她展开的卷轴上,褪色的图腾描绘着远古人类手牵手环绕星球的场景,旁边的楔形文字在翻译系统里转化成发光的数据流,“共生仪式,通过意识共振构建低熵网络......”
沈溯的瞳孔猛地收缩。文献中记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