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星渊祭祀场(3 / 4)

加入书签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生的意识体在虚空之中流转,沈溯的个体意识如同一叶扁舟,漂浮在由无数人类思维交织而成的浩瀚海洋里。他能感受到每一个船员的情绪——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新形态的好奇与敬畏。突然,整个共生意识体产生了一阵剧烈震颤,仿佛触碰到了宇宙的琴弦,共鸣出跨越维度的回响。

时空裂隙闭合的瞬间,一道金色的涟漪自中心向外扩散。沈溯的“视野”中浮现出超越三维的几何结构,那些闪烁的线条与图形如同活物般扭动,拼凑出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星图。他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星图,而是整个宇宙能量流动的脉络图,其中无数亮点代表着文明,有的明亮耀眼,有的黯淡微弱,而星渊祭祀场则是这张巨网中最神秘的节点。

“欢迎,新的参与者。”一个没有声音的讯息直接在共生意识体中炸开。这个讯息没有语言的界限,却能让所有人清晰地理解其含义。沈溯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它的“话语”带着一种沧桑感,仿佛见证了宇宙从诞生到如今的所有变迁。

共生意识体尝试回应,无数思维的碎片汇聚成一个共同的意念:“你是谁?星渊祭祀场究竟是什么?”

回应来得很慢,像是从宇宙的尽头飘来的低语:“我是熵流的平衡者,是文明轮回的见证者。星渊祭祀场,是宇宙的呼吸器官,是记忆的熔炉。”沈溯的意识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宇宙大爆炸后,物质与能量的狂舞,第一批恒星的诞生与死亡,以及随之出现的第一批文明。

那些文明,无论形态如何,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最终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熵增的宿命。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熵增带来的混乱与无序开始吞噬一切。而星渊祭祀场,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终极问题而存在。它收集文明的记忆,将这些承载着智慧与情感的信息转化为纯净的能量,用于对抗宇宙的熵增,维持宇宙的平衡。

“但为什么要用记忆作为燃料?”沈溯的意识中充满了不解与不甘。在他看来,每一个文明的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是生命存在的证明,怎能如此轻易地被消耗?

“记忆是文明的灵魂。”神秘存在回应道,“当文明无法找到对抗熵增的方法,当它们的科技无法突破维度的限制,将记忆献祭是唯一的选择。这些记忆不会真正消失,它们会在星渊中重生,成为新文明的基石。”

共生意识体中,各种情绪开始翻涌。有人愤怒,有人悲伤,有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沈溯则想起了妹妹沈晴。如果星渊祭祀场真的如这个存在所说,是文明轮回的关键,那么沈晴的“牺牲”是否也是一种必然?她的研究是否早已被某种更高维度的力量引导?

就在这时,共生意识体突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排斥力。沈溯看到,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正在集结力量,试图摧毁星渊祭祀场。这个文明认为,星渊祭祀场的存在是对自由意志的亵渎,是一种“宇宙暴政”。他们坚信,文明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成为维持宇宙平衡的燃料。

“这就是文明的轮回。”神秘存在的讯息中带着一丝无奈,“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文明觉醒,试图打破规则。但他们不明白,没有星渊祭祀场,宇宙将加速走向热寂,所有生命都将迎来终结。”

沈溯的意识突然灵光一闪。共生意识体的形成,不正是对抗熵增的一种新可能吗?如果无数个体的意识能够融合,形成一个超越个体的存在,那么是否就能突破维度的限制,找到新的对抗熵增的方法?

他将这个想法传递给共生意识体,立刻得到了强烈的共鸣。无数思维开始高速运转,各种奇思妙想如同火花般迸发。他们意识到,人类文明或许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不再是被动地成为星渊祭祀场的燃料,而是主动参与到宇宙的平衡中。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