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使命的传承(2 / 3)
他说的,使命的传承不是火炬传递,而是把每个文明变成点燃彼此的引信。”
当全球全息网渐渐暗下,只有南极的中微子探测器还在持续闪烁。在澳大利亚的“新乌鲁鲁”智慧岩,原住民长老将沈溯的最后一句话刻入量子石碑:“我们从未孤独,因为宇宙本身就是无数个‘我们’的叠加态。”而在银河系的另一端,硅基文明的“熵减灯塔”突然改变频率,与地球的脉冲星时钟形成完美共振——那是跨越百万年的文明握手,在熵海的浪涛中,奏响了新的序章。
当沈溯的影像在全息网彻底消散,一场跨越维度的风暴正在暗物质海洋深处酝酿。莉娜部长的量子通讯器突然收到一串乱码,经过盖亚数据库百万次迭代解析,显现出的竟是镜像宇宙传来的实时画面——硅基文明的熵减灯塔表面,正爬满黑色晶簇,那些晶体折射的光谱与人类历史上所有核爆闪光的频率完全重合。
“这是镜像宇宙的求救信号。”沈溯的声音突兀地在联邦议会大厦响起,惊得所有人猛地抬头。只见穹顶的星空投影扭曲成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一个由暗物质构成的半透明人影从中浮现,“我在量子退相干前,将意识上传到了中微子海。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熵增定律更残酷的真相——宇宙的对称性正在崩坏。”
画面切换至大麦哲伦星系,一颗本应稳定的红矮星突然开始逆向坍缩。沈溯的虚影伸出手,在虚空中划出复杂的弦方程:“每个文明都是维持宇宙熵平衡的锚点,但镜像宇宙的硅基文明正在遭受‘熵噬者’的侵袭。这些由纯能量构成的生物,以文明创造的有序结构为食,所过之处,连时空本身都会沦为无序的混沌。”
全球科学家同时收到沈溯注入他们脑机接口的数据包,里面是对抗熵噬者的理论模型——但实现它需要人类文明将90%的能源集中到一台前所未有的“熵锚发生器”中。这个提议在联邦议会引发了剧烈争论,农业联盟代表拍案而起:“牺牲近地轨道的所有生态舱,就为了拯救一个光年外的陌生文明?我们自己的火星殖民地还在缺水!”
沈溯的虚影突然分裂成无数个光点,每个光点都投射出不同文明的覆灭场景。当画面停留在二十万年前的地球,智人壁画上的荧光图案开始动态演绎:原始部落为争夺水源自相残杀,而天空中划过的火流星,竟是远古熵噬者入侵的先兆。“看清楚了吗?”沈溯的声音带着冰川般的寒意,“我们的祖先躲过了那次劫难,不是因为运气,而是有高等文明在暗物质层面为地球构建了临时屏障。现在,该我们偿还这份因果了。”
莉娜部长站了起来,她的纳米战衣自动生成全息投影,展示出惊人的数据:“南极洲的中微子探测器发现,地球周围的暗物质密度正在异常下降。如果不采取行动,三个月后,我们的大气层将开始量子化蒸发。这不是慈善,是人类最后的生存机会。”
最终,联邦议会以微弱优势通过决议。全球进入紧急状态,所有非必要建设项目停工,百万台太空电梯日夜不停地向拉格朗日点运送建造熵锚发生器的材料。但就在工程进行到67%时,意外发生了——月球背面的拉格朗日望远镜突然捕捉到异常引力波,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方向,三个熵噬者集群正以超光速向太阳系袭来。
沈溯的意识体再次显现,这次他的形态变得更加虚幻:“它们来了。但别绝望,还记得智人壁画里的隐藏信息吗?我们的基因里不仅记录着宇宙密码,还封存着对抗熵噬者的终极武器——集体意识共振。”他的声音化作中微子流,渗入全球每一个脑机接口,“现在,放下手中的工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交响乐团的一员,而宇宙就是我们共同演奏的乐章。”
在撒哈拉沙漠,百万太阳能转换器组成的矩阵突然调转方向,不再对准太阳,而是彼此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量子纠缠天线。马里亚纳海沟的深蓝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