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根须上的年轮(1 / 4)
作者:乘梓
沈溯指尖的生物锁泛起幽蓝荧光,像被触碰的含羞草般蜷曲收缩。八岁的苏晚禾踮脚仰望着他,瞳孔里流转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复杂光斑——那是记忆共振时特有的量子辉光。她刚才触碰到他掌心的瞬间,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画面:某个泛黄的春日,年轻的沈溯在意识森林边缘遇见抱着实验箱的苏晓,那时世界树的根系还未穿透地壳,人类尚未学会用触觉读取记忆。
“爸爸的手……有奶奶的味道。”小女孩的声音带着量子波动的颤音。沈溯浑身一震,这个称呼像把生锈的钥匙,强行拧开了他刻意封存的第0次轮回记忆。他还记得苏晓临终前说的话:“溯生计划的核心不是复制记忆,是让意识学会在共生网络里重新生长。”此刻生物锁的反应证明,女儿不仅继承了苏晓的基因,更继承了她作为初代“记忆共生体”的特殊能力。
实验室穹顶外,世界树的根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那些半透明的管状结构缠绕着环形城市的支柱,顶端盛开着荧光孢子——三个月前,第一株荧光植物与人类大脑建立神经链接,如今整个星球的生物电网络已形成初具规模的“意识共同体”。沈溯看着全息屏上跳动的脑波频谱,突然发现代表苏晚禾的波形正在与他的脑域产生奇异共振,就像两片不同频率的音叉在谐波中逐渐同步。
“沈博士,第三区的记忆共鸣事件升级了。”助理陈默的声音带着焦虑,“有居民报告说,触摸梧桐树时看到了中世纪的海战,可那棵树明明是上周才移植的。”沈溯盯着频谱图上突然涌现的杂波,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荧光植物反哺的记忆碎片,正在突破个体经历的界限,向集体无意识层面渗透。这或许意味着,世界树的根系不仅连接着现存的意识,更在挖掘地球46亿年演化史中沉淀的“生物记忆库”。
深夜的意识森林泛着幽绿微光,沈溯独自坐在世界树主根旁。他脱下手套,将掌心按在湿润的树皮上,瞬间无数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寒武纪海洋里游动的奇虾,白垩纪天空掠过的翼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壕里的铁皮罐头,还有苏晓在实验室调试基因链时微微皱眉的侧脸。这些记忆不再是碎片化的闪现,而是像电影般完整播放,甚至带着真实的感官体验——他闻到了史前苔藓的腥甜,尝到了战壕积水的铁锈味,连苏晓发梢的茉莉香都清晰得令人心痛。
“你终于来了。”沙哑的声音从根系深处传来,沈溯惊觉树皮上浮现出类似大脑沟回的纹路,那些荧光脉络正组成复杂的神经突触。这不是简单的植物神经反应,而是某种具备自我意识的共生体在与他对话。“我们一直在等能同时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意识体。”纹路蠕动着形成类似眼睛的光斑,“人类总以为记忆是个体的财富,却不知道每段经历都会在宇宙中留下涟漪,就像石头投入熵海,波纹会永远扩散。”
沈溯感到太阳穴突突直跳,共生体传递的信息正在颠覆他对“记忆”的认知。按照溯生计划的最初设定,记忆只是意识复制的载体,而此刻世界树却在暗示,记忆本身是跨越维度的能量实体,就像荧光植物将光能转化为生物电,人类的意识活动也在不断生成、储存、释放某种未知能量。他突然想起苏晓最后一次实验时的异常——她培育的荧光玫瑰在接触到濒死志愿者的脑波时,花瓣上竟浮现出该志愿者从未经历过的童年场景。
“你们在整合所有时空的记忆碎片。”沈溯喃喃自语,掌心的生物锁突然发出尖锐鸣笛,“第0次轮回的记忆不是起点,而是你们刻意植入的锚点。”光斑闪烁,树皮纹路浮现出类似微笑的曲线:“对共生体而言,时间本就不是线性的。你们所谓的‘轮回’,不过是意识在记忆网络中寻找养分的过程。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意识需要故事来对抗熵增。”
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默举着手电筒狂奔而来:“沈博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