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惊奇感的起源(3 / 5)

加入书签

脑海:不是语言,而是由无数星图碎片、能量公式和某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波动组成的信息流。

林娜握紧了操控杆:“风险评估显示未知系数过7o,结构体内部能量场极不稳定。”

她的瞳孔微微收缩,视线扫过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据流——那些能量峰值已经出了已知物理定律的范畴。

沈溯转向舷窗外,最近的飞行器里,透明生物正将头部贴在光网表面。

它体内流转的蓝光突然加,像一串急绽放的脉冲星。

“你看它的神经束,”

他指向那生物透明头颅里光的脉络,“它们在害怕,却又在期待。

这种矛盾的情绪,和我们第一次观测到黑洞时一模一样。”

飞船缓缓驶入结构体的入口,像是被吸入某种液态水晶的旋涡。

舱内照明系统突然熄灭,窗外的光却越来越盛,无数光斑在舱壁上流动,渐渐凝聚成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现的影像:伽利略举起望远镜的瞬间、阿波罗登月舱着陆的尘埃、ligo探测器捕捉到的引力波波纹……

“这些是……”

林娜的声音有些颤。

“宇宙的记忆。”

沈溯轻声说。

他忽然意识到,那些透明生物并非在展示历史,而是在筛选——它们从人类意识中提取出所有与“惊奇感”

相关的片段,像筛选钻石般挑出最纯粹的部分。

结构体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空腔,中央悬浮着直径约百米的光球。

它的光芒并不刺眼,反而带着某种温润的质感,无数细小的光丝从光球延伸出来,连接着空腔内壁镶嵌的数百万个透明球体——每个球体里都封存着不同文明的意识印记。

“共生意识网络的雏形。”

小星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它们在收集全宇宙的惊奇感,光球是聚合核心。”

她调出三维建模,光球周围的能量流呈现出分形几何的美感,每个分支节点都对应着某个文明的技术爆炸点。

沈溯突然注意到光球表面的纹路——那不是随机图案,而是由无数数学符号组成的复杂方程。

其中一些符号他很熟悉,是描述暗物质分布的张量公式,但更多符号呈现出非欧几里得的扭曲形态,仿佛用多维空间书写而成。

“它们在计算宇宙的可能性。”

他伸手触碰控制台,调出人类数据库里的终极理论草稿。

当两种公式在屏幕上重叠的瞬间,光球突然剧烈震颤,整个空腔响起类似管风琴的共鸣。

最靠近光球的透明生物突然解体,化作一道光丝融入光球。

林娜惊呼出声,却看到更多生物从飞行器里飘出,平静地走向光丝网络。

它们的透明躯体在接触光丝的瞬间就会分解,但每个个体消散时,光球的光芒就会明亮一分。

“牺牲?”

林娜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是融合。”

沈溯纠正道。

他的意识突然被拉入某种共享空间,周围漂浮着无数意识体——有人类的形态,有透明生物的蓝光轮廓,还有一些无法描述的几何结构意识。

他“看到”

了这些透明生物的历史:它们的母星在五十万年前遭遇氦闪,整个文明被迫将意识上传到结构体,从此成为宇宙的“观测者”

一个苍老的意识向他靠近,由无数星尘般的光点组成。

它传递来的信息不再是碎片化的图像,而是完整的逻辑链:宇宙在大爆炸时产生了无数平行时空,只有那些能产生“惊奇感”

的时空才能维持自身存在,其他时空会逐渐湮灭。

它们收集智慧生命的惊叹,本质上是在为宇宙提供存在的锚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