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千里奔袭大允山(2 / 5)
愿意接受朝廷的治理,朝廷将会帮助他们改善民生,采取合理的制度,愿意帮他们推广教育,进行农业改革。
如果能生存下去,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得罪汉朝朝廷呢?
况且马超在西凉有威望,最近两年张飞在凉州也打出了名头,导致天水郡大部分羌氐小部落态度都非常恭顺,不敢有所造次。
所以顺从的中小部落还是非常多。
沉晨于是在西县、天水、冀县、显亲、成纪、阿阳、略阳、平襄等天水郡的地方县展开试点工作。
他命令各地县令采取胡汉同仁的政策,在各县开市、积极发展农业、畜牧业,以小部落为村,中部落为乡亭,将各羌族部落集中在县城周边,向外延伸。
如此方便统治治理的同时,还能够迅速看到成效。
至于遇到水草不足,部落需要迁徙的问题,也由官府进行考察,然后寻找新的放牧地点。
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遇到胡汉矛盾,或者羌氐之间内部矛盾,也应该公平解决问题,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并且诏令四方,把事情原因,结果写清楚,所有人都服气。
半年之后,等到了章武三年上半年,天水郡和武都郡的羌氐基本上都愿意归顺至南方汉朝统治之下。
沉晨的公平治理方针与原则也取得了初步成效,自此他的名望也传播凉州。
之后的一段时间,沉晨的治理方案也渐渐蔓延至了陇右郡和金城郡一带,因至少较为温和的民族政策,吸引了大量羌氐小部落加入,一时间愿意归顺汉朝的羌氐不计其数。
这种情况一直到章武三年六月,金城郡的烧当羌王芒中、注诣发动了叛乱,而恰逢当时沉晨本人便在金城郡视察当地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到位。
金城郡,安夷县,这里便是后世青海省海东市的平安区一带。
在后世这一片有大片丘陵,只有湟水两岸为断陷河谷,有狭长的平原区。
而且虽然那些丘陵都不高,但后世多已有荒漠化的迹象,山丘都接近赤红色。
然而汉时这里满山青绿,全是草场,更远的山区还有大片林木,因此属于起伏的丘陵地貌,像是蒙古草原的山地一般。
此刻沉晨就在安夷县南面的西邯一带,具体位置为后世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山区。
】
羌人部落有点像是蒙古部落,有的耕种,有的放牧,山谷间开辟了一些田地,种植着粟、麦,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缓缓流淌,两岸坐落着大量帐篷。
沉晨盘膝坐在草地上,周围是西邯附近的一些小羌帅部落首领、长老,都坐在地上听他讲说。
“汉人和羌氐从来就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兄弟。
朝廷的存在也不是为了统治大家,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厮杀、仇恨,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沉晨环视着众人,认真说道:“凉州不是羌人的领土也不是汉人的领土,而是我们大家的领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活下去,那么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就不应该敌视,而应该携手共同努力。”
一位羌帅说道:“可是汉人总是征我们去打仗,让我们自己带武器马匹,还不发军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
“这是错的。”
沉晨说道:“所以我来就是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大都督请说。”
西邯羌本地的羌帅是一名老者,素来德高望重,因此才能聚集众多羌帅。
沉晨说道:“汉人耕种田地,缴纳赋税,朝廷有了钱粮,就可以维持地方的稳定,发展生产,促进繁荣。
羌人不愿意归顺朝廷,也不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还有责任维护羌族的稳定吗?”
老者想了想说道:“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