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女扮男装的算学天才(2 / 3)

加入书签

现仅有米五十万合,远不足以按标准供应。故,需以现有米数,均分给一万五千人,支撑三日。那么,每人三日可得米数约为三十三合。”

    “再均摊至每日,便是每人每日十一合。”

    “故此,在当前粮储下,若要维持三日,不得不降低粥的稠度,以量充饥,实为无奈之举。若粥稀如水,十一合亦仅能吊命尔。”

    她不仅算出了结果,还一眼看出了数据背后隐含的困境和无奈。

    沈桃桃眼中讶异之色更浓,却不露声色,立刻抛出第二个更复杂的问题,涉及工程和人力估算:

    “好。第二问:若搭建一个可容百人的简易棚户,需木材二十方。现登记在册的青壮流民约有八千人。若将这些青壮全部投入砍伐木材,每人每日平均可砍伐木材零点一方。你算算,一日之内,最多可获木材多少?可搭建多少容身之所?”

    阿衡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立刻接口,心算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回城主。青壮八千人,每人每日伐木零点一方,则一日总获木量为八百方。”

    “每个棚户需木二十方,则可搭建棚户数为四十个棚。”

    “每个棚户可容百人,四十个棚即可安置四千人。”

    “然,此仅为理想之数。需考虑木材运输,搭建人工,以及非所有青壮皆能全日伐木,实际成效恐需打八折乃至对折。若按八折算,一日大致可安置三千二百人。”

    她再次不仅给出了理论数值,还考虑到了实际的损耗和效率问题。

    沈桃桃心中已是惊喜交加,但她压住情绪,问出了最关键的第三问:

    “甚好,那么第三问,依你之见,该如何设定这‘工分’?比如,砍伐一方木材,记多少工分?搭建一个棚户,记多少工分?又如何与每日口粮挂钩?需定出一个既能激励劳作,又不会耗尽存粮,且相对公平的章程。”

    这一次,阿衡沉吟了片刻,显然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复杂的模型。

    约莫十息之后,她再次开口:

    “沈姑娘,小人以为,工分制需简易明了,便于核算。可设:伐木一方,记十分。参与搭建一个完整棚户,记二十分。”

    “口粮兑换,不宜完全按劳分配,需兼顾人道。可定为:每日出工者,无论出力多少,皆先发放基础口粮,如稀粥两碗,吊命所需。超出基础部分,再按工分兑换。”

    “例如:设定每十分工分,可多换稠粥一碗,或干粮一块。具体兑换比例,需根据每日粮食总支出倒推计算,确保收支大体平衡,略有盈余以备不时。”

    “如此,壮劳力可多得食,老弱亦可凭力所能及之劳作换取基本生存,既能鼓励劳作,又可避免强者通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