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3)

加入书签

秋色正浓,亥时已过,邺城内只余下星星灯火,整条街上除了打更人时远时近的锣声以外,就只剩下了凄厉的风声。

一朵厚重的云随风飘来,遮挡住了洁白的月光。

主街上快速穿过一个披着斗篷的人,生怕被人发现似的,沿着建筑物的阴影小心且快速的在巷子中穿梭前进着。

他一路绕到王宫后一个不知名的小门,直到确认四下无人后,方才轻轻叩了叩。

很快小门便打开了一条缝,侍从将他迎了进去,两人一路快走来到到了书房三希堂。

“舒大人,您可算来了,王上等您好久了。”

侍从一边说到一边打开房门,侧开身请舒洪进去。

舒洪嗯了一声,将身上的斗篷交予侍从,对他点了点头便跨入房中,关上了门。

转过身,舒洪轻轻吸了口气,稍微平复了一下气息,朝着廊内走去。

他与文扬王从小一起长大了,当朝为官这么久,从没见过王在这么晚的时候召见任何人。

定是有什么要事发生,舒洪想到。

来到走廊尽头,只见一个人影隔着幔帐来回踱步,时不时还能听到叹息声。

舒洪掀开幔帐走了进去,神色凝重的文扬王一见到他便赶忙迎了上去。

“舒洪你怎么才来啊!”

“家中有些事,不方便脱身。”

舒洪对着文扬王做了个揖,严肃的问道:“不知道是何急事,竟让王上连夜召见微臣?“

文扬王走到堆满折子的书案前坐下,拿起上面的一张不起眼的信纸递给了舒洪。

“你看,这是从象安城送来的密报。

“象安?“看到纸上盖的章黎国印章,舒洪皱了皱眉看向文扬王,”

从白晋国来的?“

文扬王沉默的点了点头,示意舒洪继续读下去。

舒洪将目光移回纸上,只见上面写着“白晋增建矿场,大炼钢铁。

借劳力不足为由,征收壮丁。

粮储翻倍,广购马匹,恐有兵变。”

不由得的心下一惊。

“这……”

舒洪双眉深锁,略带踌躇的看向文扬王。

“你怎么看?”

舒洪沉声,以白晋,文扬和南乾三国为首代领华州众国于沔海签订的停战条约已过去百余年,各个国家之间都一直都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既说不上相安无事,也说不上动荡不堪。

虽然偶尔有些小争斗,却也并没有大的摩擦。

但沔海条约也只是一纸文书,倘若任何一个国家不再遵守,那这条约即便存在也毫无意义。

“王上,我们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好。”

舒洪深吸了一口气,神情非常严肃的说道:“诸国签订条约已有百年,约束力早已不如以往。”

“白晋国位居西南,地势易守难攻。

山脉众多,矿产丰富。

虽各国或多或少需依靠他们的铁矿出口,但基本用铁量以达到平衡,也并无现有铁矿产量见底的消息。

如若不是有其他缘由,白晋根本无需新建矿场。

再加上山地狭道难行,又何须置办大量马匹?积囤粮,招劳力虽不好评判,但加上前面两项实在难以辩驳。

臣以为,无论白晋处于何种目的都不可不防。”

文扬王点点头,他哪里不懂其中的道理。

自白晋先王上任以来,国家实力增速非凡。

待到现任白晋王上任便以今非昔比,由衰转强。

再加上先王提起那近几年诸王联合会晤时白晋王那高人一等的态度,都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做好战争会发生的准备,才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朝中元老会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