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次北伐攻燕京(2 / 4)
>
叶秦两位将军率本部兵马先行一步,三日后朕与太子亲率中军主力,前出坐镇沧州,目标燕京,杀北魏一个措手不及,以血魏贼前年趁丧伐国之仇!”
“陛下,万万不可,御驾亲征岂是儿戏,中军有太子殿下坐镇足矣,陛下最近龙体欠安,岂可轻动,还是保重龙体为要。”
桌前诸人大惊,齐齐劝阻道。
“你们的心思朕都理解,朕的身体如何,心里自然清楚,眼看时日无多,若不能亲眼见魏贼败落,岂不抱憾终身?况且我只坐镇沧州,为你们守好后方,足兵足食,阵前有二位卿家和太子主持,自然万无一失,诸位卿家不必忧虑。”
皇帝既然下了决心要伐魏,不打则已,一打就要全力而为,这次真是下了血本,意图尽起国中精兵北伐,毕其功于一役。
……
燕京城,北方大邑,也是北魏在南部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和钱粮之地。
上百年来,正是靠着这颗大钉子,才牢牢将魏庆两国之间的十余个小国控制在自己的羽翼下,逐个蚕食消化。
魏国燕京守备师总兵上杉虎望着城下如蚁云集的大军,心里有种不祥的预兆,义父这次与战帅秘密商议,将南境多个师团调至北境抗胡,着实有些凶险。
虽然各路北上援军昼伏夜出,批次北上,做的异常小心,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南庆方面还是得到了消息,趁机攻来。
庆军此次出兵也行得十分隐蔽,监察院新成立的六处派出大量黑衣高手,提前一步将魏国边关各处明岗暗哨一一剪除,大军随后跟上,同样昼伏夜出,几乎到了燕京城下二十里才被发现。
如今燕京城中,魏国十五万驻军只余五万尚在,而城下南庆足足来了二十万之多,上杉虎已经昼夜不歇坚守了三日,铁打的身子也觉得疲惫不堪,险象环生。
接战之前,先是极其幸运的发现和剿灭了庆国在燕京城内埋设的密谍内应,总算是保住城门没有被赚开,这也算是两国密谍之间的第二次交战,魏国暂时扳回了一局,报了一年前崤山关之仇。
庆军见失了内应,便改智取为强攻,在坚盾硬甲、云梯楼车、抛石床弩的轮番冲击之下,庆国士卒好几次都登上了城楼,差点攻破城池,但每次都差了一口气。
上杉虎一面全力抵抗,一面火速动员城中青壮上城守卫,才堪堪将登上城楼的庆军又压了回去。
但庆军势大,小小折损算不了什么,城下传令兵来回穿梭,显然庆军又在调兵遣将,准备下一次进攻。
看到这一幕,上杉虎心里如同做梦一般:去年这时候攻城的是魏军,没想到时过境迁,现在轮到庆军攻城了,时移世易,果然难以预料。
庆军射进城来的书信,言明这次乃是报答当初趁丧伐国的大仇。
上杉虎一把将信撕得粉碎,心中怒骂道:“自古两国相争,全凭本事。
说我大魏趁丧伐国这不假,但这群南蛮子的所作所为,不也是趁人之危,趁火打劫?我大魏威服四夷也好,四面哀歌也罢,何时轮到一群不知教化的南蛮子来指手画脚?”
魏国两三百年积威之下,上下官员百姓,都习惯了这种身为强者、傲视群雄的自负,即便身处绝境,也丝毫不改。
几拨信使早就趁包围圈合拢之前突了出去,八百里加急,往上京而去。
燕京危急,朝廷必然会派大军救援,所以上杉虎心里倒也不惧,只稳稳守住城池不失,不过心里始终有些忧虑,不知朝廷会派哪只军队赴援?
又咬紧牙关守了五天,庆军攻势不衰,各种新奇兵器层出不穷,全往城楼上招呼,一日急过一日,多处城墙摇摇欲坠,援军再不来,这燕京城只怕是坚持不住了。
上杉虎正焦急时,只听城北方向号角连连,节奏三缓两急,正是魏国军队特有的信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