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豆腐堰邪祟清除与守护者重获新生(2 / 3)

加入书签

暖与满足。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是邪祟的清除,更是守护信念的传承,是救赎力量的胜利。

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心怀守护之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空中,月亮依旧明亮,星星闪烁着光芒,豆腐堰的水面泛着粼粼的银光,微风拂过,带着水草的清香,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

月平知道,这便是他作为陈家意者,作为豆腐堰守护者,最想守护的景象——家园安宁,生灵安乐,“气脉”纯净,世代传承。

九十九丈长的意箭杆斜架在水洞子与黄莲嘴蛮子洞之间,如同一条横跨天地的“气脉银桥”。

箭杆由百年桃木混合月平的“意”气炼制而成——这桃木是月平十二岁生日那天,父亲带着他去撞杆山深处的古树林挑选的,树干笔直,纹理紧密,曾在百年前躲过一场邪祟之乱,本身就带着淡淡的“气脉”光泽。

月平用了整整半年时间,每天用“意”气打磨箭杆,将桃木中的杂质一点点剔除,再刻上“陈氏驱邪符文”,每一道符文都耗费他三个时辰,刻痕深处藏着他的“意”气印记,与撞杆山的“生息脉”、豆腐堰的水脉早已形成隐秘共鸣。

此刻,箭杆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淡金色光泽,符文线条如同活过来的溪流,随着“气脉”流动微微闪烁。

月平站在水洞子顶端,双脚稳稳踩在第九层石塞子上。

这石塞子是父亲去年秋天亲手打磨的“镇脉石”,表面光滑如玉,嵌在水洞子顶端严丝合缝,连一根头发丝都插不进去。

石缝中还留着父亲刻画的“守脉纹路”,纹路呈螺旋状,如同水洞子的“气脉”脉络,此刻正随着“气脉”流动微微发光,泛着淡金色的光芒。

月平掌心沁出的冷汗顺着箭杆滑落,在木质表面凝成细小的水珠——水珠晶莹剔透,映着月光与符文的光芒,如同镶嵌在箭杆上的微型珍珠。

这些水珠尚未落地,便被周围涌动的“气脉”蒸发,化作一缕缕淡白色的雾气,消散在夜色中。

这不是普通的水汽消散,而是“气脉”主动吸收水分中的杂质,为箭杆的“意”气运转扫清障碍,是灵体与意者心意相通的细微征兆——山灵与水灵感知到他的紧张,正用自身的“气脉”为他舒缓心神。

他伸手从意识海中调出一束“意菅”——这是月平用豆腐堰水脉与撞杆山“生息脉”混合炼制的灵藤,通体呈淡青绿色,表面布满细小的“气脉孔”,每一个“气脉孔”都如同一个微型的“气脉转换器”,既能传导“意”气,又能传递灵体的意志。

月平小心翼翼地将“意菅”缠绕在箭杆与“气脉桩”的衔接处,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他知道,“意菅”是连接意器与灵体的关键,一旦缠绕不当,便会影响“气脉”的传递。

每缠绕一圈,月平便对着箭杆轻声念出一句“唤灵咒”:“气脉相通,灵意共生,守我堰塘,护我山河。”咒语声音不高,却带着坚定的信念,如同种子落入土壤,在“气脉”中生根发芽。

随着咒语落下,撞杆山方向传来一声低沉的哀鸣——这不是山的痛苦嘶吼,而是山灵老山羊被“意菅”的“气脉”唤醒时,与山体产生的共鸣。这声音如同古老的号角,在山谷中回荡,带着生机与力量。

月平调动“意见”望去,四十万小眼同时激活,如同四十万颗探照灯,照亮了撞杆山的“气脉”脉络。

他清晰地“看见”,撞杆山深处的“生息脉”如同被唤醒的溪流,从山体各处涌出,顺着“意菅”的通道缓缓流动,淡绿色的“气脉”在箭杆表面形成细小的涟漪,与符文的金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如同两条相互缠绕的灵蛇,传递着山灵的意志:“小友,‘生息脉’已就绪,所有‘气脉出口’的邪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