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二人为天,天意锁址定位诀(2 / 3)
天地“气脉”暗换的节奏,如同在旋转的陀螺上站稳脚跟;又要完成从堤埂夬卦主位点到水洞子夬卦主位点的空间转移——这相当于从“气脉”的“阳面”跃至“阴面”,需突破两种属性“气脉”的天然阻隔。
这双重挑战叠加,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既要踩准每一块礁石的位置,又要跟上水流的速度,稍有偏差,便可能被“气脉”反噬,伤及“意”气根基——轻则“意”气紊乱,需静坐三日才能恢复;重则损伤丹田,让多年修炼毁于一旦。
月平缓缓闭上双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如同蝶翼轻颤。
额前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那汗珠并非因炎热——深夜的温度已降至零下五度,呵出的气息都能凝成白色的雾——而是源于精神的高度集中。
每一次调动“意”气,都如同用细丝牵引重物,需精准控制力道:多一分则“气脉”暴涨,可能惊动水底邪祟;少一分则“意”散功亏,无法捕捉交叉点。
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途经下颌时,被深夜的寒风一吹,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冰晶坠落,砸在冻土上,发出“嗒”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时间流逝的脚步声。
他的双手自然垂在身侧,指尖却以常人难以察觉的频率微微颤动——每一次颤动的幅度约一毫米,频率与丹田处“意”气的流转完全同步。
这是父亲教给他的“以指御气”之法,通过指尖的细微动作,能更精准地感知“气脉”的波动:指尖发麻,代表水属性“气脉”旺盛;指尖发热,象征土属性“气脉”增强。
此刻,指尖先麻后热,交替出现,正预示着子丑“气脉”的转换已进入倒计时。
指尖传递的触感还告诉他:周围的风已悄然静止,连平日里不停晃动的芦苇也停住了摇曳——那些半人高的芦苇,叶片上结着薄霜,如同被冻住的绿色剑刃,指向天空;唯有豆腐堰的水波,还在轻轻拍打着堤岸,发出“哗啦、哗啦”的轻响。
这水声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带着固定的节奏——每三秒一次,如同古老的沙漏在计时,提醒着他子丑之交的“气脉暗换”即将到来。
月平能清晰地“听见”,水波中蕴含的“气脉”正在变化:子时的水属性“气脉”如同将熄的烛火,淡蓝色的光芒渐渐减弱,波动频率从每秒三次降至每秒一次;丑时的土属性“气脉”如同初生的朝阳,土黄色的光芒缓缓增强,波动频率从每秒一次升至每秒三次。
两种“气脉”在水中交织,形成一道道细小的“气脉漩涡”——这些漩涡直径约五厘米,如同微型的太极图,一半蓝一半黄,缓慢旋转,如同在绘制着跨越的地图,标注出安全的路径。
刘板筋离去时的背影,还清晰地印在月平的脑海中——灰布衣衫上的水珠顺着衣摆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串湿痕;沉稳的步伐每一步都踩在“气脉”节点上,没有浪费一分力气;转向老农会大院时,土属性“气脉”出现了一丝极淡的紊乱,如同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显然是心中藏着未说出口的急切。
这些细节都在提醒他,时间紧迫,容不得半分懈怠——“玄机子”的邪术随时可能发作,邪祟晶石的力量也在缓慢恢复,若不能尽快掌握跨越之法,找到破解之策,豆腐堰的“气脉”平衡终将被打破。
也正因如此,他心中下一个确切的落脚点早已明晰:必须尽快掌握“天意锁址定位诀”,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越,深入水洞子底,摸清邪祟晶石的“气脉”结构,同时与撞杆山的“生息脉”建立连接,为后续破阵积累力量。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更是为了守住陈家世代传承的使命,守住忧乐沟村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他对“意”与时间意志交叉点的定位之法,既迥异于哥哥月龙惯用的军钟定位术,也与父亲依靠楠木算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