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阴河锁脉阵(2 / 3)
光,如同撒在地上的星星;偶尔有几只晚归的夜鸟从头顶飞过,翅膀划过空气的“扑棱”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又很快消失在远处的树林中。
快到家门口时,我看到堂屋的窗户透出温暖的灯光,灯光在夜色中如同小小的太阳,驱散了冬夜的寒冷。
窗户上映出两个模糊的身影——一个是父亲熟悉的宽厚轮廓,另一个则是符手高大师背着布包的身影,他们似乎正围着桌子讨论着什么,桌上还摊开着几张纸,想必是豆腐堰的地形图和之前绘制的邪祟“气脉”草图。
哥哥率先推开院门,朝着堂屋喊道:“爸,符手高大师,我们回来了!月平查到重要消息了!”
堂屋的门很快被打开,父亲和符手高大师同时走了出来。
父亲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袄,领口处别着一支钢笔——那是他年轻时在县中学教书时用的,后来转行守护豆腐堰,却一直带在身边,头发上还沾着些许墨汁,显然是刚在纸上标注完“气脉”节点;符手高大师则背着他那只磨得发亮的布包,布包上的铜铃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叮铃”声,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中满是期待。
“月平,探查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危险?”
父亲快步走上前,目光落在我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确认我没有受伤,才稍稍松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关切。
“爸,我没事,还遇到了贵人相助。”我笑着说道,从棉袄内侧的口袋里掏出“镇土符”,递到父亲面前,“这是刘板筋大爷赠予的‘镇土符’,能压制地下阴河的阴寒之气,他还帮我化解了阵法的‘气脉’反噬,告诉了我不少关于‘阴河锁脉阵’的秘密。”
父亲接过“镇土符”,指尖轻轻摩挲着符箓上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刘板筋?就是村里那个常去肉铺买猪肺的老人?没想到他竟是守堰人后代,这‘镇土符’的纹路,还是百年前的老样式,是正宗的守堰人法器。”
符手高大师也凑了过来,仔细观察着“镇土符”,抚着胡须点头道:“没错,这符箓上的‘气脉’纹路带着大地的厚重感,是土属性法器中的佳品。有了它,我们就能在破阵时稳住阴河‘气脉’,避免水位异常,大大降低破阵风险。”
我们走进堂屋,堂屋里生着一盆炭火,炭火在铁盆中“噼啪”作响,释放出温暖的热量,让整个屋子都暖融融的。
桌上放着一壶刚泡好的热茶,茶叶是符手高大师从符家湾带来的野山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旁边还摆着几碟点心,是母亲傍晚特意做的红薯干和炒花生,为的是让我们探查回来能垫垫肚子。
父亲将“镇土符”放在桌上,指着摊开的地形图,对我说道:“月平,你把探查的阵法细节说详细些,我们把每个阵眼的位置都标在图上,再制定具体的破阵方案。”
我走到桌前,指着地形图上水洞子的位置,开始详细描述:“水洞子底部的石缝中,邪祟晶石呈正方体,边长约十厘米,外围有五根‘气脉’丝线连接阵眼,呈五角星分布。东侧阵眼的丝线有细微裂痕,是突破口;南侧阵眼丝线最粗,是阴寒之气主要通道;西侧阵眼靠近灵蟒‘气脉’,能借助灵蟒之力压制;北侧阵眼波动不稳定,是薄弱点;中侧阵眼直接连接晶石中心,是核心通道。刘大爷说,三日后子时,邪祟之气会再次减弱,是破阵的最佳时机。”
父亲一边听,一边用钢笔在地形图上标注阵眼位置,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炭火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清晰。符手高大师则从布包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古籍,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阴河锁脉阵’在《邪阵考》中有记载,需用五行正气同时攻击五个阵眼,土属性‘气脉’稳住阴河,木属性‘气脉’缠绕丝线,火属性‘气脉’灼烧邪祟,水属性‘气脉’疏导阴寒,金属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