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守堰人(1 / 3)
他的话印证了我的猜测——他不仅能感知到邪祟之气,还能精准判断出邪祟的扩散方向与潜在危害,比我这个“意者”考虑得更为周全,显然是对豆腐堰的“气脉”走向了如指掌,甚至比我更清楚这片水域与村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我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获取更多信息的好机会,便故意示弱,语气带着几分诚恳的请教:“刘大爷,您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看着这豆腐堰从年轻时到现在,对它的情况比晚辈清楚得多。晚辈这几日探查,只知道那股阴冷‘气’的源头大概在水洞子下方,却找不到具体位置,也摸不透它的来头。您阅历深,不知是否能指点晚辈一二?”我刻意放低姿态,既是出于对长辈的礼貌,也是想试探他是否愿意透露更多关于邪祟的秘密——毕竟,他若是不愿多说,即便我追问,也未必能得到答案。
刘板筋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石塞表面的青苔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石塞,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是在思考是否要告诉我。
过了大约半分钟,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仿佛怕被旁人听到:“这股‘气’的源头,在水洞子下方三十米处的一个大石缝里。那石缝是当年修堰时特意留的排水口,后来用青石封了,却被人偷偷凿开了一个小口,里面藏着一块黑色的晶石。那晶石能聚拢阴寒之气,外面还布着一层符文阵法,专门用来锁住‘气’脉,不让它提前扩散。更麻烦的是,那阵法的‘气脉’与嘉陵江的地下阴河连在了一起——你知道,这豆腐堰的水,一部分就是从地下阴河渗过来的。若是强行破坏阵法,很可能会触动阴河的‘气脉’,引发地下水位上涨,到时候下游的几亩水田,怕是要被淹了。”
他的话如同惊雷般在我脑海中炸开——我只知道邪祟晶石在水洞子下方,却不知道它藏在当年修堰的石缝里,更不知道阵法与地下阴河相连,破坏阵法竟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我想起父亲曾在《堰塘志》里提到过,豆腐堰的地下确实与嘉陵江的阴河相通,当年修堰时特意做了防渗处理,就是怕水位异常。
刘板筋能知道这些连父亲都未曾详细提及的细节,显然他祖辈就曾参与过豆腐堰的修建与守护,掌握着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是真正的“守堰人”。
“多谢刘大爷告知,晚辈之前真是一无所知。若是贸然动手破坏阵法,怕是会酿成大祸,连累下游的村民,那可就罪过了。”我诚恳地说道,心中对刘板筋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不仅有高深的修为,更有对村民的责任心,这份守护之心,比任何“气脉”修为都更让人敬重,“那您知道该如何安全破解这个阵法吗?晚辈父亲和符手高大师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气脉’与阵法,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怕一不小心就出意外。”
刘板筋站起身,他的动作依旧缓慢,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没有丝毫老态龙钟的笨拙。
他走到石塞旁,伸出右手,轻轻抚摸着石塞表面的青苔——他的手指粗糙,布满了老茧和细小的裂纹,却异常灵活,每一次抚摸都精准地落在青苔最厚的地方。
我知道,那里正是石塞与石缝的连接处,也是“气脉”流动最薄弱的地方,他是在通过触摸感知“气脉”的走向,验证自己的判断。“这阵法,是‘玄机子’那伙人布下的‘阴河锁脉阵’。这种阵法以地下阴河的阴寒之气为根基,用黑色符文锁住晶石的‘气脉’,让阴寒之气只能慢慢渗透,却不会一下子爆发。想要破解,不能用强——强行破坏只会激活阵法的反噬,引阴河水倒灌。只能用‘五行相生’的正气,一点点疏导,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我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你身上的‘意者气脉’纯净而坚定,没有丝毫杂气,这是破解阵法的关键。你需要在‘跳梁小丑’节点到来时,调动自身的‘意’气,配合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