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用蚕丝为蚊子接断足(2 / 3)

加入书签

可我实在想不明白,这差距究竟体现在何处?明明都是用手去抓,为何他能做到这般精准轻柔?我抓块石头都得用三分蛮力,稍不留神就捏碎了,石块的碎屑嵌在指缝里,半天都清理不干净,更别说抓那些活物了,上次抓兔子都不小心弄伤了它的腿。”

他低下头,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指腹上常年练拳磨出的厚茧微微颤动,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思考之中,连耳根都红得能滴出血来,仿佛要将自己的羞愧掩藏在衣领之下,不敢与我对视。

我目光坚定地凝视着他,语气凝重而认真:“哥,依我之见,这便是那神秘莫测的‘入微’之境,需得将技艺锤炼至细致入微,毫厘不差,让指尖的每一丝力道都恰到好处,如同春雨润田般无声无息却精准到位,每一滴雨水都落在干涸的土壤上。

哥哥,你目前尚未达到此等境界,这便是横亘在你面前的一道天堑!听闻马大爷年轻时曾在月夜下,就着皎洁的月光,用一根蚕丝将蚊子折断的细足重新接上,那蚕丝细如发丝,在月光下几乎看不见,蚊翅未损分毫,接上后那蚊子仍能振翅飞行,嗡嗡声都与寻常蚊子无异,连飞行轨迹都未曾改变,盘旋自如。

哥,你不妨仔细想想,咱们与之相比,差距何其巨大。咱们怎能仅仅满足于在小妹这般年幼孩童面前显摆抓蜂的小技,却不去深入琢磨马大爷,乃至爹爹这般高人,他们为何能达到如此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我的话语如同明灯,试图照亮哥哥心中那片迷茫的角落,让他看清前行的方向并非只有力量,更有精度与心境的修行。

哥哥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轻缓的“笃笃”声,节奏与窗外竹林的风声奇妙地呼应,形成一种自然的韵律,仿佛天地间的共鸣。

他喃喃自语道:“入微!原来这便是传说中的入微境界啊?难怪爹爹平日里总是言辞隐晦,从不点明,只是一味逼迫我对着黄豆练习捏转——让我捏着黄豆在掌心转圈,既不能捏碎豆皮,豆皮薄如纸,稍用力便会破损,又不能让豆子滑落;让我闭眼抓飘落的柳絮,要能抓住最轻柔的那一朵,还要感受柳絮绒毛的纹路,分辨不同柳絮的细微差别,甚至能说出是哪棵柳树的柳絮。原来是在让我领悟这个!”

我心中暗自思忖,父亲这一招实则一石二鸟,表面上是在磨砺哥哥,让他在枯燥的练习中沉淀心性,在无数次失败中学会掌控力道,在挫折中成长;实则也是通过哥哥的点滴进步,在暗中激励我不断奋进,从《抱朴子》《天工开物》等典籍中汲取智慧,勇攀认知的高峰。

这一点,是我与父亲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无需言语便能感知,如同山间的清风,无声却无处不在,滋养着我们兄弟俩的成长。

哥哥眼中重新燃起光亮,如同寒夜中跳动的烛火,驱散了先前的沮丧与迷茫,光芒越来越盛。

他接着说道:“从前我从未想过技艺竟能达到这般境地,总以为力气大、出手快便是王道,能一拳打碎石头就是厉害,能举起重物就是本事。如今知晓了这‘入微’境界,这便是我新的奋斗目标。既然马大爷能够做到,我月龙也定能跨越这道鸿沟!月平,你大可放心,哥哥我定不会让你失望,更不会辜负爹爹的苦心,我会把这入微境练到极致,让指尖的力道运用自如!”

说着,他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衣衫传来,带着常年练拳的厚茧触感,那有力的动作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似乎在向我传递着他不屈的斗志与决心,每一次掌心的震颤都像是在立下誓言,回荡在寂静的屋内,久久不散。

从他拍肩的力度与指尖的震颤中,我敏锐地察觉到,哥哥对于这“入微”境界所带来的压力,并未完全放在心上,或许在他看来,这不过是需要多花些时日练习便能达成的目标——就像他当年练扎马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