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用土话,传承无漏真诀(2 / 3)

加入书签

不经意间的动作,却仿佛让她打通了某种气脉,原本因紧张而有些苍白的杏脸,瞬间泛起健康的红晕,恰似被山间的朝阳映照,娇艳欲滴。

奇怪的是,她并未拒绝邱癫子的动作,好像杏花顺应蜜蜂的采撷,是自然的默契。

邱癫子何等机灵,见状如同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手脚动作愈发自然流畅,仿佛与她的身体达成了一种神秘而微妙的默契,就好像他们两人在这神秘的氛围中,共同演绎着一场与天地共鸣的独特仪式。

他想起师娘说的“医人如医宅,调身如调气”,此刻才真正明白,人体与天地本就是一体。

于是,邱癫子判断,最佳的状态终于到了。

他大声说道:“杏花嫂,请保持这种心态,按我的要求,这次必定能成功啦。这里调整一下!把腰腹收紧点,你以为看风水是件简单事呀?免费给你看还挑三拣四的?”他故意板起脸,眼中却藏着笑意,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瓦灰,像幅画上去的笑纹,“看风水的人要做到‘头头是道,眼眼是窍,精准捕捉’,把身子摆正了,才能看出其中奥秘。你以为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仿佛在宣读神秘风水世界的古老咒语,那咒语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一旦领悟,便能掌控风水的奥秘。

在忧乐沟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因有着将后山比作南瓜的奇特说法,所以常用“瓣瓣”来代称山体的走势。

后山有两瓣主脉,东瓣长着松树,西瓣生着酸枣,而人体的四肢百骸,也可依此进行类比,胳膊对应东瓣,腿对应西瓣,都得保持协调,才能与山形相合。

所谓“瓜要安稳,瓣要加紧”,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则是农家女们在长期劳作中总结出的体态要诀——挑水时收紧腰腹才稳,插秧时挺直腰背才久,暗含着与自然相融的智慧,只是知晓这一秘密的人并不多,仿佛是神秘世界遗留在民间的一抹神秘智慧,静静地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去领悟。

如果把土话改写成诀语那就是:“《天仙子?无漏真诀》瓜架稳时须辨体,瓣紧方知农女技。篱边暗藏养生机,风过耳,秘传几?一缕幽光缘者启。籕籕头头循古轨,咬紧眼眼玄钥抵。仙凡原在寸心间,漏字止,真如始,十二金箴辉墨纸。”

邱癫子念这句词时,语调抑扬顿挫,像村里唱皮影戏的老艺人,每个字都带着韵律,听得黎杏花入了迷,仿佛眼前真的出现了瓜架、篱边、金光闪闪的箴言说。

所谓“头头是道,眼眼是窍”,这看似简单平常的八个字,实则暗藏着两句玄机重重的隐秘提示。

这便是那神秘的无漏真诀——“头头要像籕籕(zhou),眼眼夹紧不漏”。

“籕籕”是忧乐沟的土话,指编织竹篮时笔直的篾条,引申为“正直不曲”,而“眼眼”则指万物的窍穴,需闭合才能聚气。

这寥寥数语,宛如神秘古卷中记载的禁咒,初次听闻时,用词奇异、含义晦涩,让人一头雾水。

可实际上,这短短十二个字,却是价值连城、千金难觅的绝世修炼要诀。

邱癫子的师娘曾说,当年她接生时,遇到难产的产妇,只要让产妇默念这十二个字,调整呼吸,往往能化险为夷,可见其蕴含的生命力。

传说里那些超凡入圣、能够洞察天地玄机的风水大师,便是依照这要诀,在漫漫时光长河中,历经无数次的修炼与磨砺。

年轻时在山间打坐,让百会穴对准北极星。

中年时在河畔静立,让涌泉穴贴合地脉。

老年时在院中静卧,让膻中穴呼应天风,一步一个脚印地精进而成,最终踏入那令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的境界。

若缺了这至关重要的十二个字提示,即便天赋绝伦、智慧如闪耀星辰般的人,面对前面那看似普通的八个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