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陈家要人(3 / 3)
记账,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其中辛苦无人诉说,常常在深夜独自垂泪,泪水浸湿了枕巾,第二天又强打精神面对生活,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终于起念北逃,想带着孩子去北方寻找更好的出路,那里有亲戚开办的工厂,或许能有安稳的生计,只一念起,却因战乱受阻未能成事,火车停运,道路封锁,只能无奈作罢,心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三十年后,病魔夺去了她的第三子,那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刚考上秀才,前途无量,是她的骄傲,这对她的打击如同晴天霹雳,让她几近崩溃。
万幸的是他已经留下了后人,且那后人又能干又争气,凭借读书走出了山沟,考上了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家境一日胜过一日,让她稍感慰藉,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连失三个子女后,六娘方才领悟出了忧乐仙子完整的两句喻示——“北逃难离,希你东行”,如同在迷雾中找到了灯塔,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终于答应了已经在东方沿海立足的子女们的请求。
已是高龄的她毅然前往,告别了生活多年的山沟,那里有她的青春、她的泪水、她的牵挂,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她的回忆,在子女的陪伴下踏上东行之路,坐火车、乘轮船,历经数日才到达,一路颠簸,却充满了期待。
她成为了七兄妹中最长寿的人,享年九十八岁,临终前还在教导孙辈要勤劳、诚信、向善,将陈家的家风传承下去,她的话语虽轻,却如重锤般敲在后人的心上,让他们时刻铭记,不敢忘怀。
家父领悟了些什么,他没有说,也很难从他的行动中看出蛛丝马迹,因为他向来低调行事,如同深埋地下的矿藏,不事张扬,没有大的波澜,默默发光发热。
??又是不大不小的一章,4000字,四可而止。还记得老农会大院子的肾地柴房吗:“四道双开门户,分别有气机与四座青山想连。北门相连的就是后山长山,是地道的好山。”请继续欣赏下一章节。
↑返回顶部↑